打字猴:1.700569974e+09
1700569974 我们在2000年至2002年的工作期间,曾为城市社区的部分患者家庭监护人举办的两期“家庭康复员”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因此,这种对“家庭康复员”的培训应形成制度,作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防治康复组织管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700569975
1700569976 (四)建立社区工疗站及庇护工场为康复者架起劳动就业桥梁
1700569977
1700569978 城市社区的患者,以前面所述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他们多为有文化、无职业的青壮年,他们无法终日呆在家里和年迈的父母无所事事地虚度时光,社区工疗站及庇护工场是锻炼他们社会劳动技能的好场所,通过工疗站及庇护工场的社会功能培训,最终应使患者全面回归社会,工疗站及庇护工场应成为他们劳动就业的桥梁,这应作为城市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精神康复组织管理程序的重要内容之一。
1700569979
1700569980
1700569981
1700569982
1700569983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三、农村社区患者精神康复的组织管理程序
1700569984
1700569985 (一)概述
1700569986
1700569987 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康复的组织管理,以农村最为困难,我们仅就我国“八五”、“九五”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北京农村试点某县(现改为区)的工作实践足以说明上述之论点。我们于2000年至2004年间在此区实施北京市医学基金会为发展跨世纪重点学科而投入资金的一个项目“农村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对策和实施成效”,亲身经历了农村社区开展精神康复的艰难。该区地处北京远郊农村,是我国“八五”、“九五”精防工作的试点,而在这次实施课题计划时,仍发现存在技术力量不足,患者对我们的防治工作不理解等问题。问题所在的关键是缺乏一整套农村社区精神康复的组织管理程序。
1700569988
1700569989 (二)农村社区精神康复组织管理程序的建立
1700569990
1700569991 1﹒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级防治网络 这里所说的三级指的是:区(县)精神卫生保健院、乡镇卫生保健院和乡村医生。这三级都很重要,但工作的实施与计划目标的落实,起更重要作用的还是乡村医生。
1700569992
1700569993 2﹒层层业务培训 ①北京有几个区自“八五”期间至今,一直坚持着每月18日的乡镇卫生院精防员的集中培训,由政府出资,付给他们精神病岗位津贴,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社区科负责安排市精保所和有关专家授课。②不定期集中乡村医生接受业务培训,由区保健院和乡镇保健院医生结合他们所经管病人的具体情况,教给他们怎样检查患者,怎样开展家庭治疗,这种学习培训要形成制度。
1700569994
1700569995 3﹒区保健院医生定期下乡 具体指导乡镇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工作,这项工作要有考勤考绩,要坚持始终,形成制度。
1700569996
1700569997 4﹒对特困患者提供免费投药 这是预防复发以降低农村患者复发率的重要措施。在数年工作中我们发现,间断治疗的复发患者在农村极为常见。这要在政府投入资金的保证下,形成制度。
1700569998
1700569999 5﹒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 农村的环境、患者及家庭成员和城市有很大不同,突出的差异是,有些患者经济状况差、家庭成员和监护人文化水平低,对精神病一般知识缺乏了解。有的农村患者及家属误认为得了精神疾病治不好,吃药没有用反而毒坏了脑子。有时他们会绝望地把医生拒之门外不让接触患者,这显示出在农村社区中制定精神卫生知识的定期宣传制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这也是农村社区精神康复组织管理程序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700570000
1700570001 6﹒为乡村医生建立家庭病床的查房制度和查房记录,建立区、乡(镇)、村医生的三级查房制度 这也是农村社区组织管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700570002
1700570003
1700570004
1700570005
1700570006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1700566517]
1700570007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第七节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住院定岗职业康复治疗
1700570008
1700570009 一、概述
1700570010
1700570011 慢性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分裂症慢性期、精神残疾者均需要全面康复。全面康复的含义是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有病,但有与精神健康者同样的需求,而且由于疾病与残疾所导致的社会功能缺陷本身,还有特殊的需求。为实现他们和精神健康者享有平等的机会及权利和重返社会的目标,要对他们采取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领域中的多种康复手段,以达到使他们的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以及职业和经济能力等各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这称为全面康复。
1700570012
1700570013 职业康复,是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康复的宗旨在于使慢性精神分裂症及精神残疾者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贡献于社会。而病期冗长,长期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通过各种康复训练,若想达到职业康复、社会就业仍有很遥远的路程。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康复和就业前的训练,方能实现最终目标。慢性期精神分裂症及精神残疾者在出院前接受院内“定岗职业康复”,实际上,是为他们出院回归社会就业进行必要的准备。
1700570014
1700570015 住院定岗职业康复,是指把患者放到为他们准备好的某种职业岗位上,让患者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去从事某种职业性劳动。通过这种具有一定社会规范与社会要求的职业劳动训练,使患者达到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职业劳动的目标。定岗职业康复,应在社区内实施,但目前根据我国国情,不少大中小城市,仍然有不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据着精神病医院的床位。由于他们的社会职业劳动能力未能恢复,导致他们出院困难,即使精神症状缓解出院,社会也难以安排他们劳动就业,因此,他们有的又重返医院。我们曾统计北京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000名住院患者,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占住院患者总数的86.6%,他们平均住院时间是8.4年,其中最长者30余年,他们几乎终生住院,其中部分患者尚保留一定的社会劳动能力,经常协助护士做些打扫卫生、炊事择菜等带有职业性质的劳动。笔者曾对26例住院的、保留有一项劳动技能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施行“院内定岗职业康复”,观察一年后提示:26例的精神症状有所改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说明在患者住院期间,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定岗职业康复是可行的。这样做可使那些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1700570016
1700570017
1700570018
1700570019
1700570020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二、住院定岗职业康复的环境准备
1700570021
1700570022 住院定岗职业康复的环境,是指住院患者所生活的病房内外环境。患者的住院环境,包括客观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个方面环境的好坏,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700570023
[ 上一页 ]  [ :1.7005699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