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570749
1700570750
SBS对患者的社会行为进行观察测量共有23个条目。采用0~4的5级评分,方法是通过病史,知情人提供情况及对患者的直接交谈、观察,来了解患者近1个月的行为情况。
1700570751
1700570752
SBS通过信度效度检验,其信度效度良好。在评定测量后的记录中,只要有值得评定的行为划“1”;没有值得评定的行为划“0”。
1700570753
1700570754
此量表包括21个行为观察条目(见评定项目内容)。这些行为条目已进行研究,主要描述患者所表现的难以衡量的症状,这些症状常是患者长期住院所致的精神功能损害,致使患者需长期依赖于医院及日间住院为他们服务。该量表大多数项目以0~4的5级评分,对患者每一个目前和过去(病史)的行为进行描述,以记录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情况。以病史报告者的资料进行评定的方法称为“过时的评定”。过时评定是必要的,因为有些症状并非随时出现。21项中,12项是高度特异性的,但最后1项为“其他行为”,此项系指病史中的特异性质的问题(如某种癖好),患者具有这些特异性质的问题常导致他们对精神科服务的依赖,甚至难以处理。
1700570755
1700570756
此量表的评定项目内容最适合于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并有精神残疾者。故可作为对慢性患者的新的测量工具。较易掌握,只要求一名资料提供者及一名医生即可完成此检查,检查者要经训练,以使检查标准化。
1700570757
1700570758
SBS的评定项目内容:
1700570759
1700570760
1﹒交谈
1700570761
1700570762
被观察者是否能主动开始谈话,是否愿意接近工作人员,如提问题,主动交谈等。
1700570763
1700570764
0分=自发地接触并为正常的程度,开始交谈并继续提出新话题。如果有人开始一个话题,被观察者反应合适,常能保持继续交谈(如主动或被动反应)
1700570765
1700570766
1分=有时能开始或维持交流,但并不经常,谈的话题也很有限,如果其他人与被观察者开始接触,常常能恰当地反应,但只是时间很短即停止谈话
1700570767
1700570768
2分=有时主动谈话,但很少见,只限于打招呼,简单地改变谈话内容,经常无视于别人对自己的接触或走开
1700570769
1700570770
3分=经常对别人的交谈、接触无反应(如走开或走出房间),只给予无言的接触(如微笑、握手或攻击性接触)
1700570771
1700570772
4分=被观察者实际上什么都不说,对任何打招呼及交谈都无反应,或开始谈话只有几个字或无言的接触
1700570773
1700570774
2﹒思维零乱
1700570775
1700570776
指的是患者在与人谈话时,言语内容难以理解,或者语句结构混乱。此项评分不评定发言者的口齿是否清晰、知识性是否强,主要看患者能否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零乱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以精神症状学诊断标准予以评定。如思维奔逸、思维中断、思维结构松散或思维破裂等。要记述具体例子。
1700570777
1700570778
0分=无思维紊乱
1700570779
1700570780
1分=有时偶有思维紊乱(如1个月1~2次)
1700570781
1700570782
2分=思维紊乱较多(如1周1次)大部分言词是完整的
1700570783
1700570784
3分=常有思维零乱(多于1周1次)
1700570785
1700570786
4分=患者的谈话内容,几乎总是思维零乱,对他的谈话内容极难理解
1700570787
1700570788
3﹒谈话内容离奇/不恰当
1700570789
1700570790
患者的谈话主题给人以离奇的印象,其离奇的严重程度可用以下评分表示,并能为大部分非专业人员所认清。并要举例说明。
1700570791
1700570792
0分=无上述行为
1700570793
1700570794
1分=上述行为偶有所见(每周1次)
1700570795
1700570796
2分=上述行为较多出现(每周1~2次)
1700570797
1700570798
3分=上述行为常出现(每天1次)
[
上一页 ]
[ :1.7005707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