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598046e+09
1700598046
1700598047 3.个人史 了解出生时有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难产等生产史,患儿出生时可因吸入或咽下污染的羊水导致发病。居室是否拥挤,通风不良。喂养方式如何,因人工喂养儿免疫力低易发病。
1700598048
1700598049 4.家族史 询问母亲孕期有无发热、细菌感染史,分娩时有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史。家中有无呼吸道感染者。
1700598050
1700598051 (二)体格检查
1700598052
1700598053 1.一般情况 反应差,精神萎靡,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易激惹,哭声尖锐或微弱。
1700598054
1700598055 2.神经系统 两眼无神,凝视,眼球可上翻或向下呈落日状,可有眼球震颤或斜视,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大小不等,拥抱反射增强或减弱。较晚期可发生前囟饱满或隆起、紧张,骨缝增宽。
1700598056
1700598057 3.败血症表现 皮肤可见黄染、淤点,重者呈花纹状,有腹胀、肝肿大等。少数重症患儿可有呼吸、循环衰竭的表现。
1700598058
1700598059 (三)辅助检查
1700598060
1700598061 1.实验室检查
1700598062
1700598063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20~4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80%以上。在严重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反而会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
1700598064
1700598065 (2)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率可达45%~85%,尤其是早发型败血症及疾病早期未用过抗生素者,血培养是明确病原菌的重要方法。
1700598066
1700598067 (3)脑脊液检查 外观不清或混浊,早期偶可清晰透明;压力升高,白细胞常>200×106/L,多核白细胞>60%;潘氏试验常++~+++;蛋白常>1g/L;葡萄糖常<2mmol/L或低于当时血糖的50%。脑脊液涂片染色常可查见病原菌,脑脊液细菌培养可阳性。硬脑膜下穿刺放出的液体可做涂片及培养。
1700598068
1700598069 (4)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 用免疫学方法检查患儿脑脊液、血、尿中细菌抗原,为快速确定病原菌的特异性方法。
1700598070
1700598071 (5)其他检查 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乳酸脱氢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升高,有助于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1700598072
1700598073 2.特殊检查
1700598074
1700598075 头颅B超及CT检查对确定有无脑室炎、硬脑膜下积液、脑脓肿、脑囊肿、脑积水等与随访疗效均很有帮助。MRI对多房性及多发性小脓肿价值较大。
1700598076
1700598077 (四)诊断要点
1700598078
1700598079 1.目光呆滞、两眼凝视、呼吸暂停、尖叫、嗜睡或易激惹、惊厥、可有眼球震颤或斜视,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大小不等,拥抱反射增强或减弱。较晚期可发生前囟饱满或隆起、紧张,骨缝增宽。重者意识改变、甚至昏迷,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受累表现。
1700598080
1700598081 2.血象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严重者有时可不增多。
1700598082
1700598083 3.脑脊液白细胞常>200×106/L,多核白细胞>60%;潘氏试验常++~+++;蛋白常>1g/L;葡萄糖常<2mmol/L或低于当时血糖的50%。
1700598084
1700598085 4.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找到细菌,或免疫学检查有细菌抗原,或分子生物学检查发现细菌核酸,或血培养阳性。
1700598086
1700598087 5.排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
1700598088
1700598089 具有上述第1~3项与第5项,可临床诊断本病,如同时具有第4项则可做病原学确诊。
1700598090
1700598091 (五)鉴别诊断
1700598092
1700598093 1.新生儿颅内出血 有产伤或缺氧病史,也可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及贫血表现。如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则脑脊液呈血性而白细胞计数正常,头颅B超和CT有助于诊断。
1700598094
1700598095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也常有意识淡漠、嗜睡、易激惹,肌阵挛、抽搐,但有明显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缺血史,常在生后12~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多不伴败血症。脑脊液无明显异常。头颅CT示脑实质密度降低或头颅B超示脑实质广泛回声反射增强可资鉴别。
[ 上一页 ]  [ :1.7005980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