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59892e+09
1700598920
1700598921 3.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又称为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面部发生红斑,迅速延及全身,呈猩红热样红皮病,有时躯干发生大疱或疱疹,尼氏征阳性,皮疹在数天后干燥、脱屑,7~14天痊愈。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阴性可资鉴别。
1700598922
1700598923 4.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发热,有败血症表现,全身广泛红斑,迅速发展为大疱,尼氏征阳性,局部渗出物与血培养有金葡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阴性可资鉴别。
1700598924
1700598925 [治疗方案]
1700598926
1700598927 (一)一般治疗
1700598928
1700598929 梅毒婴儿须认真隔离,避免接触传染病,提倡人乳喂养,补充各种维生素。孕妇一经查出有梅毒,且未接受过正规抗梅毒治疗者,应立即开始治疗。
1700598930
1700598931 (二)药物治疗
1700598932
1700598933 1.抗生素 青霉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敏感,一般无耐药性。
1700598934
1700598935 (1)脑脊液正常者 ①隐性胎传梅毒:苄星青霉素G(长效青霉素)5万U/kg一次性肌内注射。②早期胎传梅毒:水剂青霉素G每次5万U/k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7天后改为每8小时1次,每次剂量同上,再用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10~14天。③晚期胎传梅毒: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方法同上,间歇2周后重复1疗程。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25~50mg/kg,分4次口服14~20天;或应用阿奇霉素,每日10~15mg/kg,每日1次口服,连用10~15天,其对皮肤及口腔黏膜损害治疗效果较好。
1700598936
1700598937 (2)脑脊液异常者(神经梅毒) ①早期胎传梅毒:用水剂青霉素每次5万U/k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7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每次剂量同上,再用10~14天;或用头孢曲松25~50mg/kg,每日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次共10~14天。②晚期胎传梅毒:用水剂青霉素每次10万U/k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10天后再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U/kg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周;或用头孢曲松100mg/kg,每日静脉滴注,10天后再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U/kg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周。
1700598938
1700598939 2.对症治疗 如患儿摄入较少,应使用部分静脉营养,保证有充足的热量;肺炎缺氧时及时吸氧;神经梅毒有抽搐、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脱水;低蛋白血症时可输白蛋白或血浆。皮肤有疱疹、脱屑时可外涂红霉素软膏。
1700598940
1700598941 [病情观察]
1700598942
1700598943 (一)观察内容
1700598944
1700598945 每日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哭声等反应情况,黄疸、肝脾肿大的变化,前囟是否隆起、紧张,有无惊厥、昏迷出现,拥抱反射是否正常。皮疹的变化,口周、臀部病损有无好转。鼻塞是否减轻,鼻腔脓血样分泌物是否减少。
1700598946
1700598947 入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X线胸片、长骨X线片、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并做腹部肝脾B超。观察上述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确诊,调整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在疗程结束后第2、4、6、9、12个月复查VDRL观察疗效,一般在12个月时转阴。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总随访期3年。对神经梅毒者,治疗后第2、6、12个月复查脑脊液VDRL。如抗体滴度升高或不转阴者,应重新治疗。
1700598948
1700598949 (二)动态诊疗
1700598950
1700598951 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梅毒螺旋体大量死亡,释放大量毒素、抗原,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导致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称为赫氏反应。常在首次注射药物后发生,在用药后4小时内发热、寒战、心率及呼吸加快、乏力、头痛、呕吐、原有梅毒表现加重,在8小时为高峰,24小时内可好转。治疗赫氏反应可对症处理及口服泼尼松3~5天,每日1~2mg/kg。为避免大量杀灭螺旋体释放异性蛋白所产生的赫氏反应,青霉素开始时剂量应小,为每次5万U/kg。先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7天后改为每8小时1次。
1700598952
1700598953 [临床经验]
1700598954
1700598955 (一)诊断方面
1700598956
1700598957 1.大多数早期胎传梅毒的新生儿刚出生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大多于2~3周后逐渐出现。若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梅毒又未及时治疗,则新生儿发病时间早且病情重。新生儿出生时胎盘大而硬,颜色苍白,胎儿发育不良,脐带肿胀,有红、白、蓝等颜色改变,如理发店的招牌柱,应疑有早期胎传梅毒。50%患儿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有诊断价值。
1700598958
1700598959 2.目前,对每位妊娠妇女在第1次产前检查时已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母亲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即使新生儿外观正常,也应对其做实验室检查。因母血清学反应强阳性时,子女约70%有受染机会;弱阳性者,受染机会约10%。已进行抗梅毒药物足量治疗的患病孕母,子女仍不能排除受感染的可能。如婴儿无临床症状,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为隐性胎传梅毒。对已足量治疗的母亲,如新生儿出生时VDRL滴度低于或等于母亲,则应在生后第1、2、3、6、12个月随访其VDRL,如VDRL在6个月时未下降或转阴,或12个月时仍阳性,应考虑为先天性梅毒,可进行特异性IgG检查证实。如果不能证实母亲在妊娠前或妊娠期接受过足量的抗梅毒治疗,则应推断其婴儿为先天性梅毒患儿。
1700598960
1700598961 3.由于母体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可通过胎盘,因此婴儿的特异性IgG阳性不能排除其来源于母体的可能性。如生后6个月后转阴性,则婴儿的特异性IgG来自母体,先天性梅毒患儿则在6个月后特异性IgG持续阳性。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近年来应用改良FTA-ABS、改良TPHA、ELISA方法测定患儿自身合成的特异性IgM,对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1700598962
1700598963 (二)治疗方面
1700598964
1700598965 1.梅毒螺旋体为横向分裂增殖,分裂周期长达30~33小时,保证血清青霉素浓度持续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才能杀灭梅毒螺旋体,这是治疗中使用长效青霉素制剂的理由。
1700598966
1700598967 2.患梅毒母亲的婴儿治疗指征为:①孕母分娩时未经治疗;②孕母梅毒复燃或再感染;③婴儿体检有梅毒证据;④骨骼X线检查有梅毒表现;⑤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或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定量异常;⑥婴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高于母亲4倍;⑦婴儿特异性梅毒螺旋体IgM抗体阳性。
1700598968
1700598969 (三)医患沟通
[ 上一页 ]  [ :1.700598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