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628916
1700628917
(1)丝状真菌或霉菌(mold) 指在组织及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的一类真菌,如曲霉属、毛霉属等。
1700628918
1700628919
(2)酵母菌(yeasts) 生长方式以芽殖为主,多数为单细胞,该类真菌在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临床上常见的有酵母属、假丝酵母属、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等,其中以新型隐球菌最为常见。
1700628920
1700628921
(3)类酵母样菌(yeast-like fungi) 在组织内菌丝为主,培养基上产生类似葡萄球菌的菌落。如念珠菌属(candida),包括白念、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
1700628922
1700628923
(4)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 该类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不同的温度、营养或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大多数致病性真菌为双相型,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
1700628924
1700628925
根据致病性可分为致病性真菌与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深部真菌病的致病性真菌主要有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孢子丝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隐球菌、念珠菌、曲霉、毛霉等。条件致病性真菌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但若存在诱发因素,则可引起感染。在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占重要地位。
1700628926
1700628927
临床上易引起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球孢子菌等。不同的基础疾病状态,致病病原体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如实体器官移植易合并念珠菌属感染,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易合并曲霉菌感染,HIV感染患者易出现球孢子菌感染。充分掌握患者基础疾病状态对于准确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非常重要。
1700628928
1700628929
二、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断
1700628930
1700628931
鉴于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大多缺少特征性,更无诊断特异性方法。患者基础疾病往往严重,继发性真菌病往往被其严重基础疾病或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所掩盖与混淆。继发性真菌病常呈双重感染或复合菌感染,常规实验性检查很难揭示所有致病微生物,易导致处理上的偏颇。条件致病性真菌常为体内常居菌,通常咳痰标本甚至经纤支镜吸引标本分离到此类真菌很难确定其病原性。且侵袭性肺真菌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据统计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念珠菌血症的病死率可高达40%~75%,侵袭性曲霉感染的病死率达58%~90%。及时、准确地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并在疾病早期即进行针对性的抗真菌治疗,对于降低相关病死率至关重要。
1700628932
1700628933
目前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通常采用分层诊断体系,根据《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临床上依据患者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证据将侵袭性肺真菌病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三个层次,而在诊断过程中,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临床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1700628934
1700628935
1.宿主因素
1700628936
1700628937
(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10d。
1700628938
1700628939
(2)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④患有艾滋病;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 长期使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1700628940
1700628941
2.临床特征
1700628942
1700628943
(1)主要特征 ①侵袭性肺曲霉感染出现如下典型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②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
1700628944
1700628945
(2)次要特征 ①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②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③持续发热96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
1700628946
1700628947
3.微生物学检查
1700628948
1700628949
(1)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刀霉属、接合菌)。
1700628950
1700628951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1700628952
1700628953
(3)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
1700628954
1700628955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1700628956
1700628957
(5)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ELISA)检测连续2次阳性。
1700628958
1700628959
(6)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 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2次阳性。
1700628960
1700628961
(7)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
1700628962
1700628963
因此确诊侵袭性肺真菌病需至少符合一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一项主要或两项次要临床特征及一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确诊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包括:①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②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③肺球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1700628964
1700628965
临床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需具备以下条件:至少符合一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一项主要或两项次要临床特征及一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
上一页 ]
[ :1.7006289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