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57128e+09
1700657128
1700657129 促进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均衡、经常锻炼、睡眠充足、无不良嗜好等。
1700657130
1700657131 我检索到的科学证据验证了我的发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恋爱关系、工作状况、创造性的表现、精神生活、性生活等——具有使你压力山大或浑身轻松的力量。健康的恋爱能激发身体产生放松反应;而糟糕的恋爱关系只会让身体倍感压力。健康的精神生活同样如此,能够让你产生如高兴、希望、身心合一等积极向上的情感;而不健康的精神生活,比如你总是感到受到别人的评判、害怕受到报复或得到像下地狱等不好的下场,总是会产生压力反应。
1700657132
1700657133 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健康而不考虑心理健康是不够的,想要促进身体健康而不注重心理健康无疑是无用的举动。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身体是人际关系、精神状态、职场状况、性生活和谐程度、创造力、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心理及情感健康的具象体现,我们才能够对其进行真正的治疗。事实上,数据表明,至少在某些场合下,心理健康即使不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其重要程度也不相上下。
1700657134
1700657135 想想盆骨痛患者的症状只在她暴虐的、极具控制欲的老板出现在办公室时才会发作,她去看妇科医生,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移位,被建议接受手术治疗并转诊到泌尿科。于是她去看了泌尿科医生,医生对其膀胱进行了内窥镜检查,诊断出间质性膀胱炎,但泌尿科医生建议她去看肠胃科医生以求确诊。她又去了肠胃科做了肠镜,结果又诊断出了肠易激综合征。
1700657136
1700657137 但没人聊到过她的症状只在老板进入办公室方才出现,没人提到可能是工作压力以及与老板间的紧张关系导致的重复的压力反应使得身体出现病症。也许,相较于服药和手术,她更需要换一份工作,这样就能够驱除那些负面的想法,然后让她的身体自愈。
1700657138
1700657139 生病与健康的对抗
1700657140
1700657141 如果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那我们还能够将这种健康称为健康吗?我们的医疗体系甚至都未对这种情况下定义。通常定义的“健康”并没有考虑你是否在职场春风得意、婚姻幸福或是身边有一众爱你的人。
1700657142
1700657143 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我被教导着将人划分为两类——病人和健康人。我们都知道病人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某些身体机能存在问题,他们的某些检测指标不正常,被认为是染上病了。他们需要接受治疗,需要住院,更坏的结果是生命渐渐消逝,令人惋惜。
1700657144
1700657145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向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如调节饮食或戒烟,这些变化可以让他们减轻病症,我们就会认为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1700657146
1700657147 在另一方面,健康的人一切检查结果均正常,通常并不会受到病症困扰。即使他们有病,我们也已经采用治疗手段、节食、锻炼、减肥或其他任何方法来保证他们继续“健康”。
1700657148
1700657149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健康的人生病,幸运的是,逐渐增强的健康意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公共健康教育,包括宣传的良好生活习惯,如营养均衡、经常锻炼、戒烟、控制体重、接种疫苗、体检等,对于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居功至伟。
1700657150
1700657151 但与此同时,医疗技术仍保持飞速发展,我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过度肥胖、高度紧张、糖尿病、心脏功能不好、罹患癌症,或是不得不依靠药物对抗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机能紊乱。
1700657152
1700657153 当然,还有一类人处于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从学术的角度,他们并没有生病,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他们的血检正常、主要生理指标稳定、医生并没有给他们开出什么处方,但他们的自我感觉不是很好,而且这种状况呈现出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1700657154
1700657155 这种流行病患者感到精力不振、易焦虑、睡眠不佳、性欲减退,他们迅速发胖、染上各种不良嗜好,且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背痛、颈椎痛、肠胃不适、头痛、胸部胀痛、头昏眼花等。
1700657156
1700657157 由于怀疑出现了什么大毛病,这种流行病患者会去看医生,希望知道到底是什么毛病。但当医生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后宣布这些人身体“健康”的好消息时,这些病人感觉并不好。
1700657158
1700657159 因为医生不能从生理医学的角度找出这些患者出现病症的原因,我们会让他们接受抗抑郁药治疗或是其他没有确定病因的普适性药物治疗,但患者的病情常常得不到缓解。于是他们会去看另一个医生,重复这一过程,因为很明显身体的某个地方出了毛病。他们是对的,有的地方的确出了毛病,但并不是像他们以为的那样。
1700657160
1700657161 很多这类患者体检结果正常但感觉不适,这是重复压力反应影响身体健康的结果。除非压力得到缓解,不然这些患者还会习惯性地感觉不适。但现代医学体系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他们认为这种病症“只存在于脑海中”。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是对的,这种病症起于人的心理,然后在身体上得以表现。
1700657162
1700657163 情绪的生物学机制
1700657164
1700657165 那么,究竟一种想法或感受是如何转化为全身的生理反应呢?
1700657166
1700657167 你最初产生了一种想法或感觉——以害怕为例,医生告诉你只有3个月的余寿,或是为你注射了可能产生副作用的药剂。也许并没有这么戏剧性,只是你害怕你的妻子会离你而去,或是你的老板想要解雇你,或是你无法支付账单,或是你的梦想无法实现,或是你不招人喜爱。
1700657168
1700657169 你的想法是强有力的,你的“意识”脑会产生受到惊吓的意识,但你的蜥蜴脑(lizard brain)[7]并不能分辨出这究竟来自于恐惧的想法还是现实中的生命威胁。你的蜥蜴脑认为你就要死了,进而产生压力反应,启动“战或逃”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到刺激,交感神经产生响应,免疫系统关闭,从而让你做好从危险之地逃离的准备。
1700657170
1700657171 当你的身体处于压力反应中时,身体的自我维持和自我修复功能迅速停止,按照人体系统的运行规律,这种压力反应只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被触发。只有当身体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处于放松状态时,方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如果你是个住在原始部落的野人,你只需要担心如何从熊口下逃生,而这并不常发生。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内,你只需要摘摘野果、散散步、造造人,而不需要让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1700657172
1700657173 当然,我们的原始人祖先寿命并不长,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面对实际的威胁,而这些威胁对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并不存在,现代工业能为我们提供足够的防护和食物;但现代社会存在其特有的弊病。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如孤独、不良婚姻状况、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使不好的想法和感受充斥着大脑,反复刺激下丘脑产生压力反应。即使你在心里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感觉,但蜥蜴脑会认为你正处于受攻击的状态。
1700657174
1700657175 如恐惧、焦虑、愤怒、沮丧、怨恨等负面情感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不管你的身体是否处于危险之中,你的心里认为就是这样,因此下丘脑受到刺激,使神经系统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进而刺激垂体,使其分泌催乳素、生长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使肾上腺释放皮质醇,帮助身体在大脑感应到危险信号时保持生化系统的动态平衡。
1700657176
1700657177 当下丘脑受到刺激,它同时会启动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脉搏加速、血压上升,并引起其他的生理反应,这些激素的分泌物会使人体产生大量的代谢变化。
[ 上一页 ]  [ :1.7006571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