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670678
1700670679
通过自然选择,今天的人体上也留下了一些南方古猿的大步伐特点。最重要的是,他们这种有效且效率较高的行走能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人族具有了极佳的行走耐力,十分适合穿越开阔栖息地的长途跋涉。自然选择降低了行走消耗的能量,这对黑猩猩影响很小,因为它们可能一天只需要走一到两公里,并且还需要爬树,在树上跳跃。但如果南方古猿不得不经常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果或块茎,那么行走时多节省能量就会非常有利。请想象一个典型的南方古猿母亲,体重30千克,每天必须步行6公里,是雌黑猩猩的两倍。如果她的行走效率像现代人类女性一样,那么她一天能节省约140千卡,每周累加起来将近1 000千卡。如果她只比黑猩猩节省50%,她一天仍能节省70千卡,每周近500千卡。当食物稀缺时,这种差异在面对自然选择时可能具有很大的优势。
1700670680
1700670681
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样,转变为两足行走对人族的身体来说,还会带来其他重要的优势和缺点。直立行走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像马匹那样快速奔跑。南方古猿肯定跑不快。每当南方古猿冒险从树上下来,他们就会成为食肉动物眼中的美食,在开阔的栖息地猎食的狮子、剑齿虎、猎豹和鬣狗都对他们虎视眈眈。也许因为南方古猿的身体能够出汗散热,所以他们能等到中午才出来走动,而此时食肉动物由于不能有效降温所以鲜少出没。在优势方面,直立行走便于携带食物,并且垂直的姿势使得暴露在阳光下的体表面积较小,这意味着两足动物因太阳辐射导致的体温升高幅度小于四足动物。
1700670682
1700670683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如达尔文所强调的,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以便从事其他工作,例如挖掘。地下贮藏器官往往藏在地下几十厘米的地方,用棍子把它们挖出来可能要苦干二三十分钟。我猜测挖掘可能对南方古猿来说不成问题。首先,他们的手的形状是介于猿和人类之间的,他们已经能够有效地抓握一根棍子。此外,挑选或修整挖掘用的棍子不需要太多技巧,制作棍子肯定在黑猩猩的能力范围之内,它们还能对棍子进行改造,用来钓白蚁,刺杀小型哺乳动物,还能挑选石头来打开坚果。也许利用棍棒挖掘的自然选择,为日后制造和使用石制工具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1700670684
1700670685
你体内的南方古猿
1700670686
1700670687
现在的人为什么要了解南方古猿?除了直立行走以外,他们看起来与你我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脑容量只比黑猩猩大一点儿,整天依靠采集紧实难吃的食物度日,而且久已灭绝,他们同我们怎么会有亲缘关系呢?
1700670688
1700670689
我认为,有两个很好的理由在促使我们关注南方古猿。首先,这些遥远的祖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处于一个关键的中间阶段。进化的发生通常表现为一连串漫长的逐渐变化,其中每一个变化都紧接在前一个事件之后。如果乍得沙赫人和地猿这些早期人族没有转变为两足行走,那么就不会进化出南方古猿;同样,如果南方古猿没有减少待在树上的时间,没有变得更加习惯于两足行走,没有减少对水果的依赖,从而为更显著的气候变化引起的进一步进化奠定基础,那么就不会进化出人属。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的体内都有着大量南方古猿的痕迹。人是奇怪的灵长类动物,因为我们几乎不再爬树,我们走很多路,三餐都不会只吃水果。
1700670690
1700670691
当我们最初从猿类分化出来时,这些趋势可能就已经存在,并在数百万年间明显地增强了,这期间也进化出了多个物种的南方古猿。这些进化实验的许多痕迹至今仍留在我们的身体里。与黑猩猩相比,我们的颊齿又粗又大,大脚趾又短又粗,很不幸,它抓不住树枝。我们的下背部长而灵活,脚部有足弓,还有腰、较大的膝关节以及许多其他有助于长途行走的特征。我们对这些功能习以为常,殊不知它们其实很不寻常,它们存在于我们的体内,恰恰是因为数百万年前采集和食用次选食物所产生的强大的自然选择。
1700670692
1700670693
然而,我们不是南方古猿。与露西和她的家人相比,我们的脑容量是他们的三倍,并且我们腿长、臂短,口鼻部也不突出。我们不会食用大量低质量食物,相反我们依赖的是非常高质量的食物,比如肉,我们还需要工具、烹饪、语言和文化。这些都是冰河时代进化出的其他重要差异,这一进化开始于约250万年前。
1700670694
1700670695
1700670696
1700670697
1700670699
1700670700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
1700670701
1700670702
1700670703
1700670704
1700670705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 有一天,一只兔子嘲笑乌龟腿短、跑得慢,乌龟笑着回答:“虽然你跑得快如疾风,但是我能跑赢你。”
1700670706
1700670707
——伊索,《伊索寓言》
1700670708
1700670709
你是否担心如今的全球气候发生极速变化?如果没有,你应该关注一下,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上升、降雨模式改变以及生态环境变化,会严重危及我们的粮食供应。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全球气候变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进化的主要推动力,因为它会影响到“拿什么当饭吃”这个古老的问题。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如何获得充足的食物也促使地球进入了人类的时代。
1700670710
1700670711
对你我这样的现代人来说,准备早中晚饭可能在日常考虑的主要问题之列,但大多数生物几乎总是饿着肚子,忙于寻求热量和营养物质。可以肯定的是,动物也需要寻找伴侣,并极力避免被捕食,但生存斗争往往就是争夺食物,绝大多数人类也不能免于这个规律,直到最近的时代。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当栖息地发生剧烈变化,使得平时吃的食物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时找东西吃就更是一件苦差事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找到足够的食物这个艰巨的挑战引发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初的两次重大转变。由于数百万年前非洲的气候变冷,空气干燥,水果的数量减少,分布变得稀疏,那些能够较好直立站立和行走并采集食物的祖先就显示出了生存优势。其他的进化优势还包括又大又厚的臼齿和宽大的脸庞,使他们适应于食用水果以外的食物,包括块茎、块根、种子和坚果等。然而,尽管这些转变非常重要,但我们仍然很难把露西和其他南方古猿看成人类。他们虽然是两足动物,但他们的脑容量和猿类相似,也不会像我们一样说话、思考或吃东西。
1700670712
1700670713
我们的身体和行为方式经过进化,直到冰河时代初期,才变得更像是“人类”。冰河时代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开始于二三百万年前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冷。在此期间,地球海洋温度降低了2℃。温度降低2℃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作为全球海洋平均温度,它代表着巨大的能量变化。全球变冷是个反复拉锯的过程,但在260万年前,地球的温度已经冷得让南北两极的冰帽都扩大了。
1700670714
1700670715
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数千公里以外形成了巨大的冰川,但他们肯定经历了数次栖息地的变化。剧烈的地质活动加剧了这些变化,尤其是在非洲东部。这一带存在着庞大的火山热点,整个地区被向上推挤得就像蛋奶酥一样,然后中央部分也像某些蛋奶酥似的坍塌形成了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造成了广泛的雨影区,降雨极少,这使得非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变得干燥不堪。东非大裂谷地区也有许多湖泊,直到今天仍然时而蓄满,时而干涸,循环不止。虽然非洲东部的气候不断变化,但总的趋势是森林萎缩,同时林地、草原以及其他更干旱的季节性栖息地在扩大。200万年前,这个地区看起来更像是电影《狮子王》中的环境背景,而不是《人猿泰山》。
1700670716
1700670717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生活在大约250万年前的一个饥饿的人族,居住在草原和林地夹杂的地带,整天都在想着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当你的首选食物变得稀少时,比如水果,你会怎么办?我们可以从有着大脸巨齿的粗壮型南方古猿身上看到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更多地专注于越来越普遍的坚韧、质硬的食物,如块根、块茎、球茎和种子。这些人族每天肯定要花好几个小时费力地咀嚼咀嚼再咀嚼。幸运的是,对我们来说,自然选择似乎更倾向于另一种革命性的解决办法,以应对栖息地的不断变化:狩猎和采集。这种创新性的生活方式不但包括不断采集块茎和其他植物,还结合了一些划时代的新方法,包括吃更多的肉,使用工具提炼和加工食物,并进行密切合作来分享食物以及分担其他任务。
1700670718
1700670719
狩猎和采集的演变为人属的进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为了实现这种巧妙的生活方式,早期人类需要一些关键的进化适应,被自然选择选中的这些适应不是更大的脑容量,而是接近现代人的身体。在促使身体进化成现在这样的过程中,狩猎和采集演变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1700670720
1700670721
谁是最早的人类
1700670722
1700670723
冰河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狩猎和采集的演变,以及早期人属的几个物种在身体上向现代人的进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直立人。1890年,勇敢的荷兰军医尤金·杜波依斯(Eugène Dubois)受达尔文等人的影响,前往印度尼西亚去寻找人类与猿类之间这个真正“缺失的一环”,从那时开始,直立人就在我们对人类进化的理解中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在好运的眷顾下,杜波依斯在到达后几个月内就找到了一块头盖骨和一块股骨化石,他马上将这个物种命名为直立人(“直立猿人”)。然后在1929年,人们在中国北京附近的一个山洞里也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后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700670724
1700670725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更多类似性质的化石开始出现在非洲,比如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以及北非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如同北京猿人化石一样,在非洲发现的这些化石中有许多也得到了新的物种名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者们才得出结论:这些标本虽然来自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实际上却属于同一个物种——直立人。根据目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直立人最早于190万年前在非洲进化出来,然后很快开始从非洲分散至欧、亚、非三大洲的其他地方。直立人或一个密切相关的物种于180万年前出现在格鲁吉亚的高加索山脉,并于160万年前出现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在亚洲的部分地区,这个物种一直持续存在,直到数十万年前。
1700670726
1700670727
一个物种在三个大洲存在近200万年,可以想象他们的外形肯定变化多样。直立人如此,现代人类也一样。表4-1总结了一些直立人的基本特征,体重范围为40~65千克,身高范围为122~185厘米。人们在格鲁吉亚一个名叫德玛尼斯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群落,他们中许多人的身材和现代人类相仿,但女性放到现代人类中则属于体型较小的。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一群直立人,你可能会觉得他们与现代人类非常相似,尤其是颈部以下。
[
上一页 ]
[ :1.7006706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