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00589
1700700590
①鼓膜 ②咽鼓管 ③内耳位置觉感受器 ④听觉感受器
1700700591
1700700592
1700700593
1700700594
1700700596
人体解剖学实验 第五部分 神经系统实验
1700700597
1700700599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1700700600
1700700602
实验27 脊髓
1700700603
1700700604
【实验目的】
1700700605
1700700606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1700700607
1700700608
2.熟悉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以及白质内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1700700609
1700700610
3.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脊髓的功能。
1700700611
1700700612
【实验材料】
1700700613
1700700614
1.显示原位脊髓的儿童去椎板标本。
1700700615
1700700616
2.脊髓各段横切厚片标本和椎管横断标本。
1700700617
1700700618
3.椎管和脊髓模型。
1700700619
1700700620
【实验提示】
1700700621
1700700622
1.脊髓标本柔嫩脆弱,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1700700623
1700700624
2.观察原位脊髓标本时,注意观察脊神经根与椎间孔的对应关系和脊髓下端与椎管下端的关系。
1700700625
1700700626
3.观察脊髓游离标本时,通过脊髓灰质和白质的位置关系,确认其解剖学方位。
1700700627
1700700628
【实验内容】
1700700629
1700700630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1700700631
1700700632
观察离体和去掉椎管后壁和棘突的标本。可见脊髓位于椎管内,呈长圆柱形,横径大于前后径,上端与延髓相续,下端变细,呈圆锥形,称脊髓圆锥。自圆锥的尖端向下延伸为一条银白色微亮的细丝,称为终丝。脊髓有两个梭形膨大部分:上方的一个相当于臂丛发出的部位,称颈膨大(C4~T1);下方的一个在脊髓圆锥以上,相当于腰骶丛发出的部位,称为腰骶膨大(L2~S3)。与两个膨大相连接的神经分别分布到上肢和下肢。因此,脊髓颈膨大和腰骶膨大的出现与肢体有关:前肢或上肢发达者,如人类和长臂猿,颈膨大较明显;后肢或下肢发达者,如袋鼠,腰骶膨大较明显;无肢体者,如蛇,脊髓的膨大不明显。
1700700633
1700700634
在脊柱去椎板的标本上观察脊髓与椎管之间的关系。成人脊髓下端只达第1腰椎水平,小儿可达第3腰椎水平。由此可见,脊髓与椎管不是等长的,即脊髓比椎管短,这是因为在脊髓和脊柱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增长速度比脊髓快。因此,两者之间在开始时的节段性的对应关系也随着个体的发育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脊髓相对上移的现象,此现象越向下越明显。与脊髓相连接的脊神经根丝在颈部几乎是横行穿过椎间孔,在颈部以下的脊神经根丝则逐渐向下斜行,部位越低的神经根丝倾斜越大,腰骶部的根丝在椎管内先垂直下降一段,才穿出相应的椎间孔。此处的根丝围绕终丝聚集成束,形成马尾状的结构,称为马尾。脊髓根据其位置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和尾髓5个部分。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有31对,故脊髓也相应分为31个节段,称为脊髓节段,但各个节段并非等长。请仔细观察脊髓标本,可见胸髓的节段最长,骶髓和尾髓的节段最短。
1700700635
1700700636
借助脊髓游离标本和模型观察脊髓表面结构。脊髓前面和后面的正中各有一条纵行的裂隙,分别称为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把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在脊髓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均有成对的根丝出入脊髓,按照其解剖学方位分为前根和后根,每一对脊神经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然后再分成脊神经前支和后支。在会合之前,后根上有一个膨大的部分是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感觉)神经元胞体。一般来说,后根是传入脊髓的感觉纤维,而前根则是由脊髓传出的运动纤维组成。
1700700637
1700700638
2.脊髓的内部结构
[
上一页 ]
[ :1.7007005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