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01122e+09
1700701122 2.迷走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在何处换神经元?它的节后纤维支配哪些器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有什么表现?
1700701123
1700701124 3.指出下列结构位置:
1700701125
1700701126 ①交感干 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③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1700701127
1700701128
1700701129
1700701130
1700701131 人体解剖学实验 [:1700697765]
1700701132 人体解剖学实验 第十四章 传导通路
1700701133
1700701134 人体解剖学实验 [:1700697766]
1700701135 实验32 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
1700701136
1700701137 【实验目的】
1700701138
1700701139 1.掌握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1700701140
1700701141 2.掌握全身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1700701142
1700701143 3.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以及听觉传导通路。
1700701144
1700701145 4.掌握上、下神经元的概念。
1700701146
1700701147 5.掌握锥体系的组成及传导通路。
1700701148
1700701149 6.熟悉平衡觉传导通路。
1700701150
1700701151 7.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内脏感觉的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1700701152
1700701153 【实验材料】
1700701154
1700701155 运动和感觉的传导通路模型。
1700701156
1700701157 【实验提示】
1700701158
1700701159 1.各传导通路分别传导不同的信息。将感受器的信息传入大脑皮质的称为上行(感觉)传导通路,而将大脑皮质的信息下传到效应器的称为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1700701160
1700701161 2.上行(感觉)传导通路通常由三级神经元来完成。利用模型并结合教材和图谱仔细观察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突起所形成的传导束在中枢内的大致位置和交叉平面。结合理论课的学习,掌握各上行(感觉)传导通路的机能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1700701162
1700701163 3.下行(运动)传导通路通常由两级神经元来完成。第1级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大脑皮质;第2级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其胞体主要位于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团和脊髓前角。利用模型并结合教材和图谱观察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突起所形成的传导束在中枢内的大致位置和交叉平面。结合理论课的学习,思考下行(运动)传导通路的机能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1700701164
1700701165 【实验内容】
1700701166
1700701167 利用神经传导通路模型观察其行程,然后进行病例分析。在观察传导通路之前,根据传导通路模型,复习有关的重要灰、白质结构位置,明确模型中各种颜色的塑料丝(或线)和塑料珠分别代表什么传导束和神经核团。此部分内容着重强调各感觉传导通路外周相连的感受器的机能,三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传导束通过脊髓、脑干和大脑的部位、交叉平面以及在大脑皮质的终止区域。注意各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胞体在大脑皮质的区域、下运动神经元胞体在脑干和脊髓的位置、传导束的交叉平面以及相应的效应器。讨论和分析各传导通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1700701168
1700701169 1.感觉传导通路
1700701170
1700701171 (1)躯干、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该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四肢和躯干的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同侧后索内上行。其中来自脊髓第4胸节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纤维形成楔束。两束上行至延髓,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第2级神经元),在此换元后发出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管的腹侧,在中线交叉至对侧,称为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央管两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经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第3级神经元),在此换元后发出纤维参与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2/3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此通路传递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 上一页 ]  [ :1.7007011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