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01528
1700701529
5.止血钳的正确使用。
1700701530
1700701531
6.咬骨钳的正确使用。
1700701532
1700701533
7.肋骨钳的正确使用。
1700701534
1700701536
实验2 人体常见结构的辨认和解剖方法
1700701537
1700701538
【实验目的】
1700701539
1700701540
1.熟悉人体常见结构的形态特征。
1700701541
1700701542
2.掌握人体常见结构的解剖方法。
1700701543
1700701544
【实验内容】
1700701545
1700701546
1.人体常见结构的辨认
1700701547
1700701548
(1)动脉与静脉 动脉壁厚腔圆,有弹性,尸体上色泽淡红或白色,腔内不含血液。静脉壁薄,管径大于伴行的动脉,尸体上静脉壁塌陷,腔内有凝血块,呈蓝色或深色。中、小动脉通常有两条伴行静脉,中间的动脉易被静脉覆盖或染上颜色。
1700701549
1700701550
(2)血管与神经 神经和血管通常伴行走行,神经接近体表,血管较深面,神经为实质性,血管为空腔,通常较易区分。但干燥后两者易混淆。鉴别的方法:神经为条索状结构,可进一步撕扯细分,而血管则不能。
1700701551
1700701552
(3)肌腱与神经 细长的肌腱,也为条索状,有时与神经难区分,但只要清除其表面的筋膜,或上下追踪,肌腱必与肌纤维相连,且颜色白得发亮,神经尽管也呈白色,但反光不明显。
1700701553
1700701554
(4)浅筋膜与深筋膜 浅筋膜与深筋膜本没有明显的界线,通常浅筋膜内有较多的脂肪,深筋膜紧贴在肌肉表面,皮神经走在浅、深筋膜之间,腹壁的浅筋膜分两层,颈部的深筋膜分三层,下肢的深筋膜增厚。
1700701555
1700701556
(5)深筋膜与神经 深筋膜增厚拉扯成条索状时,易误认为皮神经,何况皮神经就是穿深筋膜浅出。鉴别的方法是稍做上下追踪,如为深筋膜,其扩展为片状,如为皮神经,则仍为条索状,且穿深筋膜浅出。
1700701557
1700701558
(6)韧带与肌腱 两者均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但肌腱与肌腹相连,韧带不见肌腹,部分韧带是肌腱延续而来,部分韧带也为肌肉附着点。
1700701559
1700701560
(7)腺体、脂肪与淋巴结 颈部的下颌下腺和淋巴结位置接近,易混淆,淋巴结成整体,仔细观察可见淋巴管,腺体被膜分隔成许多小块。脂肪组织包膜不明显,且呈片状。
1700701561
1700701562
(8)静脉与淋巴导管 注入静脉角处的淋巴导管和静脉难区分,淋巴导管呈串珠状,粗细不匀,而静脉则相对均匀,通常有走行一致的动脉伴行。
1700701563
1700701564
2.人体常见结构的解剖方法
1700701565
1700701566
(1)皮肤解剖法 皮肤覆盖于除孔裂以外的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又是感觉温、痛、触、压等外部刺激的最大感受面。皮肤的厚度在全身不同部位差别较大,一般在腹侧面较薄,背侧面较厚,但在手掌和足底则相反。
1700701567
1700701568
全身皮肤切口如图2-1-5所示。
1700701569
1700701570
1700701571
1700701572
1700701573
图2-1-5 人体解剖常见皮肤切口
1700701574
1700701575
1)切开皮肤的方法 按图2-1-5所示的规定部位,先在切口处用刀尖背面轻轻划出痕迹,然后将刀尖垂直插入切口起始点,下压刀腹,使之与皮肤成45°角,纵切口由上向下,横切口自左至右,根据各部位皮肤厚薄,均匀用力切开皮肤,到终点后再将刀尖垂直抽出。
1700701576
1700701577
2)剥翻皮肤的方法 皮肤切开后,先用有齿镊将皮肤夹紧提起,使皮肤有足够的紧张度,然后沿皮肤深面用刀与之成45°角,切断连于皮肤的浅筋膜结缔组织束,边切边翻开皮肤。注意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层次,避免切翻过深而将浅血管和皮神经一起翻起。在翻头颈部皮肤时,尤要注意不要将皮肤深面的表情肌或颈阔肌翻去。
[
上一页 ]
[ :1.7007015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