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02768
1700702769
(1)舌下神经 自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弓形向前跨过颈内、外动脉浅面。舌下神经向下发出颈袢上根(舌下神经降支),沿颈总动脉浅面下降,在环状软骨水平与来自颈丛第2、3颈神经的颈袢下根吻合成颈袢,由袢发分支至舌骨下肌群。
1700702770
1700702771
(2)迷走神经 位于颈动脉鞘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后方下降。由迷走神经上端下神经节处发出喉上神经,经颈内、外动脉深面向前下方,分为喉内、外支分别至声门裂以上黏膜和环甲肌。此外还发细小心支沿颈总动脉表面下降,参与心丛组成。
1700702772
1700702773
(3)副神经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脉三角,再经颈内动、静脉间行向后下侧,穿入胸锁乳突肌并支配该肌,主干向后至颈外侧区。
1700702774
1700702775
(4)喉返神经 见“甲状腺”相关内容。
1700702776
1700702777
6.局部结构
1700702778
1700702779
(1)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末端的膨大,称颈动脉窦,为压力感受器,有调节血压高低的作用。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称颈动脉小球,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反射性地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1700702780
1700702781
(2)颈动脉鞘 为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端、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1700702782
1700702783
7.甲状腺
1700702784
1700702785
(1)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 呈“H”字形,位于气管上段的前外侧,分为左、右两侧叶及其相连的甲状腺峡部。侧叶上端达甲状软骨中份,下端平第6气管软骨环。甲状腺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有时峡部向上伸出一锥体叶。甲状腺侧叶后方被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的甲状腺悬韧带固定于喉与气管壁上。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的活动上、下移动。
1700702786
1700702787
(2)甲状腺的毗邻 甲状腺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左、右侧叶后内侧为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喉返神经;侧叶后外侧与颈动脉鞘、颈交感干相邻。故甲状腺肿大时,可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等,引起上述器官受压的临床表现。
1700702788
1700702789
(3)甲状腺的动脉供应和喉的神经
1700702790
1700702791
1)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至甲状腺上端分前、后两支分布于甲状腺。该动脉发出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喉上神经为迷走神经分支,于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外支伴行甲状腺上动脉走行,在甲状腺侧叶上极以上0.5~1.0cm处,离开甲状腺上动脉弯向内侧,支配环甲肌。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
1700702792
1700702793
2)甲状腺下动脉和喉返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至第6颈椎平面在颈动脉鞘后方弯向内侧,在甲状腺侧叶后方发分支至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和食管。喉返神经为迷走神经分支,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后方,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两者均于气管食管旁沟上行,至环甲关节后方入喉,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左喉返神经位置较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位置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两条分支之间,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时,损伤右喉返神经的机会远较左侧多。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位置关系在甲状腺侧叶下极附近较复杂,因此在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极,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1700702794
1700702795
3)甲状腺最下动脉 主要起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出现率约为10%,沿气管颈部前面上行,进入甲状腺峡,在做甲状腺手术和气管切开术时,应予以注意。
1700702796
1700702797
(4)甲状腺的静脉回流 甲状腺上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中静脉起自甲状腺侧叶外侧缘的中部,短而粗,直接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起自甲状腺下缘,经气管前下行,汇入头臂静脉。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常吻合成甲状腺奇静脉丛,故做低位气管切开时,应注意避免损伤。
1700702798
1700702799
8.甲状旁腺
1700702800
1700702801
甲状旁腺为左、右各两对,呈椭圆形,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有时也可位于甲状腺实质内。一般上一对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侧叶上、中份交界处后方,下一对则多位于侧叶下1/3处的后方。此腺与调节血钙浓度有关。
1700702802
1700702803
【实验步骤】
1700702804
1700702805
1.按“切皮示意图”做相应切口,向外侧翻起皮肤,显露颈浅筋膜和颈阔肌。
1700702806
1700702807
2.将颈阔肌从颈筋膜浅层剥离,翻至下颌下缘,于下颌角后下方找出面神经颈支。
1700702808
1700702809
3.寻找清理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并注意清理颈浅淋巴结和位于静脉深面的颈横神经。
1700702810
1700702811
4.保留已解剖出的神经血管,剥离并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将其翻向乳突端。
1700702812
1700702813
5.清除此区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上肌群。
1700702814
1700702815
6.在颏下清理颏下淋巴结。在二腹肌与下颌骨下缘之间清理下颌下淋巴结及下颌下腺。注意:下颌下腺深面有面动脉,表面有面静脉。
1700702816
1700702817
7.翻起下颌舌骨肌,于舌骨舌肌的表面寻找舌下神经、下颌下腺管、舌神经和与其相连的下颌下神经节。
[
上一页 ]
[ :1.7007027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