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06575e+09
1700706575
1700706576 有些女孩子甚至从十几岁开始就受到月经不调的困扰,几十年都治不好,也找不到病因,真是非常可悲的事情。男孩子是只要遇到小弟弟问题,就补肾,吃了好多补肾的药,也治不好病。究其根本,都是因为不明白身体运行的原理。
1700706577
1700706578 所以,为人父母不但应该自己知道,更应该帮助孩子及早了解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700706579
1700706580 普及中医,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1700706581
1700706582
1700706583
1700706584
1700706585 (一)月经问题
1700706586
1700706587 黄元御《四圣心源》:“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后期者,木气之遏郁,闭结之机也。”意思就是如果肝气疏泄太过,就会发生崩漏、月经量多、时间长、经期提前等情况。如果肝气疏泄不及,就会出现经期推后、量少、经行不畅,甚至痛经、闭经等症状。
1700706588
1700706589 至于肝气郁结,我们只要想想,心情紧张、忧虑、担心、压抑之后,是不是月经就会出现问题?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调,有时会三四个月才来一次,有时一来十几天都不结束,滴滴拉拉总是不干净,这些其实都是肝气郁结引起的疏泄太过或者不及的结果。
1700706590
1700706591 那黄元御先生是怎么解释的呢?“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他认为,这些疏泄的问题都是脾湿引起的。脾湿导致了肝气遏郁,不能很好地升发,疏泄功能自然就失常了。不论月经提前还是推后,都是经血凝郁、不得通畅的结果。
1700706592
1700706593 黄先生在《四圣心源》中给出了相应的药方:
1700706594
1700706595 治疗月经先期(疏泄太过):
1700706596
1700706597 桂枝姜苓汤:丹皮9克、甘草6克、茯苓9克、首乌(何首乌)9克、干姜9克、桂枝9克、芍药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700706598
1700706599 丹皮(牡丹皮)入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茯苓入脾经,除湿健脾;首乌(何首乌)、芍药入肝、肾经,养血滋阴;桂枝、生姜入肝经,清肝血之热,暖肝升陷;炙甘草补中生津。
1700706600
1700706601 整个用药思路就是除湿健脾的同时,清肝经之热,滋阴养血。
1700706602
1700706603 治疗月经推后(疏泄不及):
1700706604
1700706605 姜苓阿胶汤:丹皮(牡丹皮)9克、甘草6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丹参9克、首乌(何首乌)9克、阿胶9克。把前面的7味药熬好后,去掉渣滓,然后再把阿胶烊化后,兑入药汁和匀服用,早晚各一次(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700706606
1700706607 这个药方与桂枝姜苓汤的区别就在于,用丹参和阿胶替换了芍药。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阿胶滋阴补血,养肝荣木。
1700706608
1700706609 这两个方子我都给朋友使用过,效果很好。其实它们不仅仅可以治疗月经提前或者滞后,对照上面疏泄太过和不及的症状,都可以参考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700706610
1700706611 如果每次月经的颜色都是黑紫色,那是因为宫寒引起的瘀血。血的特性是温暖时流动,寒冷时凝结。如果血液在一个地方淤滞久了,就会发生腐烂,结成黑紫色的血块,而不再是鲜红色。究其原因,还是脾湿导致了肝木遏郁,而生郁热(《四圣心源》)。
1700706612
1700706613 对于瘀血导致的闭经、经量少和痛经,《四圣心源》给出的药方为:
1700706614
1700706615 苓桂丹参汤:丹皮9克、甘草6克、干姜9克、茯苓9克、桂枝9克、丹参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700706616
1700706617 这个方子比治疗月经推后少了阿胶和首乌两味药,意思是瘀血不除的时候不能再补血,否则可能会更加不通畅。
1700706618
1700706619 (二)射精问题
1700706620
1700706621
1700706622
1700706623
1700706624 《中医藏象学》:“男子射精的功能亦与肝之疏泄密切相关,临床许多功能性不射精的患者,主要由于肝之疏泄失司。”这是为什么呢?一是男子的阴器为“宗筋”,肝主筋,肝气通畅,宗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 上一页 ]  [ :1.7007065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