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07871
1700707872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1700707873
1700707874
☆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1700707875
1700707876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1700707877
1700707878
(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1700707879
1700707880
1.平和质(A型)
1700707881
1700707882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1700707883
1700707884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1700707885
1700707886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1700707887
1700707888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1700707889
1700707890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1700707891
1700707892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1700707893
1700707894
2.气虚质(B型)
1700707895
1700707896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1700707897
1700707898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1700707899
1700707900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1700707901
1700707902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1700707903
1700707904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1700707905
1700707906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1700707907
1700707908
3.阳虚质(C型)
1700707909
1700707910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1700707911
1700707912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1700707913
1700707914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1700707915
1700707916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1700707917
1700707918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1700707919
1700707920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
上一页 ]
[ :1.7007078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