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14120
光绪三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42]
1700714121
1700714122
光绪七年奉化忠义乡秋痢,剧者十余日死。[343]
1700714123
1700714124
光绪八年六七月,象山大风雨,海溢,石浦大疫。[344]
1700714125
1700714126
光绪九年夏,慈溪疫。[345]
1700714127
1700714128
光绪十二年奉化忠义乡牛瘟,六七月旱,虫食禾,人病疟。定海霍乱盛行。[346]
1700714129
1700714130
光绪十三年鄞县秋大疫,死者无算。慈溪秋七月大疫。奉化剡源七月大疫,至九月止,死者甚众,沙隄、公塘、康岭更甚(三村约死四百人,阖乡不下一千人)。亲戚不通音问,此症名霍乱,俗名肚痛脚筋吊,又名绞肠痧。奉化忠义乡六月大疫,死者相枕,至九月止。象山秋大疫。[347]
1700714131
1700714132
光绪十四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48]
1700714133
1700714134
光绪二十一年奉化夏秋大水,有大疫。其症与十三年无异。[349]
1700714135
1700714136
光绪三十三年宁波被霍乱波及。[350]
1700714137
1700714138
[1]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
1700714139
1700714140
[2]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4下《耆旧》,第2册,625页。
1700714141
1700714142
[3]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8页。
1700714143
1700714144
[4] 《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8页。
1700714145
1700714146
[5]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4页。
1700714147
1700714148
[6]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1700714149
1700714150
[7] 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1页。
1700714151
1700714152
[8] 同上书。
1700714153
1700714154
[9]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700714155
1700714156
[10] 同上书。
1700714157
1700714158
[11] 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0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1700714159
1700714160
[12] 隋霖:《羊毛瘟论·自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87页。
1700714161
1700714162
[13] 杨璇:《伤寒瘟疫条辨·跋》,9页。
1700714163
1700714164
[14]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0《人物·义行》,第3册,801页。
1700714165
1700714166
[15]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700714167
1700714168
[16] 周杓元:《温证指归》,卷4,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272~273页。
1700714169
[
上一页 ]
[ :1.700714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