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4386e+09
1700743860
1700743861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小结
1700743862
1700743863
1700743864
1700743865
1700743866
1700743867
1700743868
1700743869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1700726359]
1700743870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700743871
1700743872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1)
1700743873
1700743874 [语译] 因为疾病的病势很急,匆忙间诊察病情,难以得到要领,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方法,比散在于三阳三阴篇中,更容易了解。有些内容在三阴三阳篇还没有提到的,也归纳在“可”与“不可”与等篇中。
1700743875
1700743876 [提要] 说明重集可与不可与诸篇的动机和目的。
1700743877
1700743878 [浅释] 本条主要说明重行收集整理,编写可与不可与各篇的目的意义,旨在便于了解和掌握汗、吐、下等法的宜忌,从而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同时并补充了六经病篇没有涉及的部分内容,更有利于解决仓卒寻按,要者难得的困难。
1700743879
1700743880 [选注] 方中行:此叔和自揭其编述以下诸篇之由。
1700743881
1700743882 张令韶:此言伤寒为病至急,仓卒之间,难得其要,三阴三阳篇中头绪繁多,故撮其大略,为诸“可”与“不可”与方治,欲人易晓也。况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亦于诸“可与”、“不可与”中备之,其示人也切矣。
1700743883
1700743884 陈莲舫:此条另立,总言汗吐下之可不可,为世之治病者,明辨之也。
1700743885
1700743886 [按语] “可”与“不可”诸篇的内容,大多采自六经病篇和辨脉、平脉篇。为了节省篇幅与避免重复,凡是已见于各篇的,只注明重复的原文条次,不再解释。
1700743887
1700743888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
1700743889
1700743890 [按语] 见“少阴篇”第285条。
1700743891
1700743892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3)
1700743893
1700743894 [按语] 见“太阳篇”第50条。
1700743895
1700743896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4)
1700743897
1700743898 [按语] 见“少阴篇”第286条上半节。
1700743899
1700743900 脉濡①而弱②,弱反在关,濡反在巅③,微反在上④,涩反在下⑤。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⑥,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5)
1700743901
1700743902 词解 ①濡:脉搏浮而无力。
1700743903
1700743904 ②弱:脉搏沉而无力。
1700743905
1700743906 ③巅:这里是指关脉的部位,即高骨也,故名曰“巅”。
1700743907
1700743908 ④上:指寸脉的部位。
1700743909
[ 上一页 ]  [ :1.700743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