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45411
1.表证,或虽传里而表邪未尽。
1700745412
1700745413
1700745414
1700745415
1700745416
1700745417
1700745418
1700745419
1700745420
1700745421
1700745422
1700745423
1700745424
1700745425
1700745426
1700745427
1700745429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1700745430
1700745431
大法,秋宜下。(170)
1700745432
1700745433
[语译] 一般治疗法则,秋天宜于使用泻下方法。
1700745434
1700745435
[提要] 适宜用下法的季节。
1700745436
1700745437
[浅释] 秋季属燥金司令,其气主降,万物开始渐入收藏之令,人体随着秋令的到来,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因此,关于疾病的治疗,有秋宜下的法则。但这不是绝对的,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证候和病机,选用治疗方法。
1700745438
1700745439
[选注] 成无己: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1700745440
1700745441
张隐庵:邪实于中土者,因而下之。秋宜下者,日晡,人气收降,因服下药,亦顺天时之大法也。
1700745442
1700745443
《金鉴》:天至秋则气降,物至秋则成实,实则宜下。凡邪在下者,俱宜取法乎此义也。
1700745444
1700745445
张令韶:阳明居中主土,而为万物之所归,又为燥金,金属秋,秋为收,邪实于中土,正气收敛而不能外出者,宜下之,此顺天时之大法也。日晡而阳明旺,乃一日之秋也。
1700745446
1700745447
[按语] 本条主要说明下法与时令的关系,但是否用下,还是以证候为据,有可下证,始可用下法,否则即不可用。
1700745448
1700745449
凡可下者,用汤①胜丸散②,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171)
1700745450
1700745451
词解 ①汤:即煎剂。
1700745452
1700745453
②丸散:丸(或作圆),即丸剂;散,即散剂。
1700745454
1700745455
[校勘] 成本“凡可下者”作“凡服下药”,无“散”字,“便”字作“即”字。
1700745456
1700745457
[语译] 凡可以用攻下药的病证,采用汤剂,比丸散剂力量大,疗效速。服攻下药得大便一通,就当停止后服,不需要服完全剂。
1700745458
1700745459
[提要] 指出在用药上选择剂型的重要性,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1700745460
[
上一页 ]
[ :1.7007454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