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58688e+09
1700758688 气分18:温邪湿痰内阻,热郁不清,身热不退。
1700758689
1700758690 舌形:正常。
1700758691
1700758692 舌苔:灰,黏腻根垢厚。
1700758693
1700758694 舌面:滑润且腻。
1700758695
1700758696 舌质:红,不干。
1700758697
1700758698 病机:温邪痰湿蕴蓄,热郁不清,湿痰中阻不化,身热不退,胸闷咳嗽,周身酸楚。
1700758699
1700758700 治法:宣郁化湿,佐以肃降。
1700758701
1700758702 参考处方:生紫菀6克 前胡6克 白前6克 莱菔子10克 杏仁10克 浙贝母10克 炙杷叶12克 半夏10克 茅芦根各15克 冬瓜子10克 焦三仙各10克
1700758703
1700758704 气分19:胃肠积滞,热郁于内,互阻不化。
1700758705
1700758706 舌形:正常。
1700758707
1700758708 舌苔:棕黑黄混合,状若果子酱,黏滞不散。
1700758709
1700758710 舌面:偏黏,不干且厚。
1700758711
1700758712 舌质:红。
1700758713
1700758714 病机:胃肠积滞,热郁于内,郁火化热,恣食寒冷,郁热与积滞蕴蓄太甚,且有寒湿夹杂于中,口味甚臭,脉象关尺洪滑有力。
1700758715
1700758716 治法:导滞化积,温化寒湿,少佐疏调。
1700758717
1700758718 参考处方:藿梗10克 苏叶10克 半夏10克 白芷6克 香附10克 焦三仙各10克 鸡内金10克 槟榔10克 枳壳6克
1700758719
1700758720 气分20:湿热蕴毒上泛,来势甚猛。
1700758721
1700758722 舌形:骤然舌体胖大。
1700758723
1700758724 舌苔:满布黄苔,黏腻而垢。
1700758725
1700758726 舌面:津液偏多。
1700758727
1700758728 舌质:红。
1700758729
1700758730 病机:湿热蕴毒上泛,来势甚猛,虽然舌形胖大,而舌质红,心烦,急躁不安,脉象急数。
1700758731
1700758732 治法:速速清化湿热,仿雷少逸芳香化浊法。
1700758733
1700758734 参考处方:藿香10克(后下) 佩兰10克(后下) 陈皮6克 半夏10克 腹皮10克 厚朴6克 鲜荷叶1张(撕碎) 六一散10克(冲) 并用紫雪丹3克 外敷舌面
1700758735
1700758736 (三)营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1700758737
[ 上一页 ]  [ :1.7007586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