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63168
(1)洪兼弦,按之细滑有力者。洪为阳亢气衰,弦乃阴伤筋急。按之细滑有力,此为阴不足而亢热尚在。治之当以育阴为务。
1700763169
1700763170
(2)洪兼弦,按之濡滑而较有力者。洪弦兼见,亢热阴伤;濡滑有力,湿阻蕴热。此乃阴分不足,肝热蕴郁,湿阻气机。可用清化湿郁之法。
1700763171
1700763172
(3)洪兼弦,按之濡弱,沉取力弱者。洪兼弦乃郁热阳亢,濡弱者为湿阻气机,沉取力弱乃气分不足之象。当清化郁热为治。
1700763173
1700763174
(4)洪兼弦,按之虚弱,沉取若无者。洪弦本属郁热阳亢,今按之虚弱、沉取无力,说明正气不足,阳气已虚。可用益气补正之法。
1700763175
1700763176
8. 洪兼数
1700763177
1700763178
(1)洪兼数。按之弦滑而沉取有力者。洪为阳亢,数为热象,是虚热上炎。今按之弦滑是痰热蕴郁之象,沉取有力为实热痰火。当先考虑用泻法。
1700763179
1700763180
(2)洪兼数,中取略弦,按之弦细而沉取有力者。洪数为火热阳亢,按之弦细是阴分不足,沉取有力是热郁于内。可先泄其阴分之热,俟热减再议补阴。
1700763181
1700763182
(3)洪兼数,按之濡软,沉取无力者。洪数濡软是湿阻气伤,虚热上炎。沉取无力是中阳不足,气分又虚。可用益气方法。
1700763183
1700763184
(4)洪兼数,按之虚弱,沉取若无者。洪数虚弱是虚热内蕴,沉取若无是阴虚根蒂不足。当以益气补虚,引火归元。
1700763185
1700763186
濡脉
1700763187
1700763188
〔定义与形象〕
1700763189
1700763190
濡脉,是一种极柔软而软浮的脉象,如水中漂浮棉絮之状。又好像是水上的浮泡一样,轻软圆滑。
1700763191
1700763192
〔近似脉鉴别〕
1700763193
1700763194
洪脉:洪脉是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
1700763195
1700763196
虚脉:虚脉指下不明显,隐隐豁豁然空洞,迟大而软,按之无力。
1700763197
1700763198
弱脉: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则无。
1700763199
1700763200
微脉:微脉指下按之微弱欲绝。如羹上之肥。
1700763201
1700763202
〔文献选录〕
1700763203
1700763204
《温病条辨》:“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1700763205
1700763206
这是讲濡脉主湿的典型脉证。湿蕴不化,气分不畅,或早期气分不足等,都能出现濡脉。
1700763207
1700763208
〔濡脉主病〕
1700763209
1700763210
寸濡为心肺阳气不足,阳虚所以自汗多。关濡是脾胃阳虚、中阳不足,但是若属阳虚,一定要有虚的舌象及气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尺部见濡脉,是精血不足,下元阳虚气弱。
1700763211
1700763212
〔濡脉兼脉〕
1700763213
1700763214
1. 濡兼滑
1700763215
1700763216
(1)濡兼滑,中取带弦,按之弦细而沉取有力者。濡为湿阻、气机不畅,滑属痰,弦细主阴伤肝经郁热,沉取有力为实邪,是有余之象。当泄热、化痰湿,兼和阴分治之。
1700763217
[
上一页 ]
[ :1.7007631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