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65818e+09
1700765818
1700765819 五月十四日皇后代茶饮方:
1700765820
1700765821 杭白芍三钱 归身四钱 莲心二钱 丹皮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炒栀三钱 酒芩三钱 醋柴胡一钱五分 焦枣仁三钱 赭石三钱(煅) 寸冬三钱(朱) 荷叶二钱(炭) 磁朱丸三钱(包)。
1700765822
1700765823 赵文魁谨拟。
1700765824
1700765825 五月十七日亥刻皇后代茶饮方:
1700765826
1700765827 杭白芍三钱 黑栀三钱 醋柴胡一钱五分 丹皮三钱 荷叶炭二钱 酒芩三钱 升麻五分(炭) 棕炭二钱 珍珠母三钱 青皮二钱 沉香五分(研) 香附一钱(炙)
1700765828
1700765829 水煎代茶。
1700765830
1700765831 五月十八日戌刻皇后代茶饮方:
1700765832
1700765833 粉葛根二钱 薄荷一钱 杭芍三钱 丹皮三钱 大腹皮、子各二钱 姜连五分(研) 木香二钱(研) 黑栀三钱 没石子三钱(研) 醋柴胡一钱五分 木通二钱 陈皮三钱
1700765834
1700765835 水煎代茶。
1700765836
1700765837 〔按〕五月十三日至十八日代茶饮方,立法皆宗丹栀逍遥之意,因证化裁。以方测证,多有肝郁血虚发热证。若兼小便不利,腹胀满者,加木通、赤苓、益元散清热利湿,青皮、赭石、腹皮子利气除胀满(如十三日方)。若心神不安者,用莲心、枣仁、朱茯神、磁朱丸养心清热安神(如十四日方)。兼少腹坠胀,经水不调者,加香附、沉香理气调经,升麻举陷,荷叶炭、棕炭止血(如十七日方)。若兼表邪不解,内陷阳明者,加葛根、黄连、木香等,有葛根芩连合芍药汤之意。观诸方立法灵活,处方严密,药治准确,值得学习。
1700765838
1700765839 四、端康皇贵妃脉案
1700765840
1700765841 宣统十二年端康皇贵妃脉案
1700765842
1700765843 1.肝胃有热,略感风邪,牙龈肿痛案
1700765844
1700765845 正月初二日,赵文魁等请得端康皇贵妃脉息,左关弦数,右部沉滑。肝胃有热,略感风邪,以致牙龈肿痛便秘烦急。今议用化风清肝调胃之法调理。
1700765846
1700765847 荆芥穗三钱 防风三钱 薄荷二钱 甘菊三钱 次生地六钱 玄参六钱 胆草三钱 赤芍四钱 生石膏六钱(研) 炒栀四钱 枳壳四钱 瓜蒌六钱
1700765848
1700765849 引用酒军三钱。
1700765850
1700765851 漱药方:
1700765852
1700765853 川羌活二钱 防风二钱 细辛六分 红花二钱 生石膏四钱 银花二钱 食盐二钱
1700765854
1700765855 水煎兑醋少许,随时漱之。
1700765856
1700765857 〔按〕本案为素体肝胃郁热,挟感外风,致风火热邪上壅,龈为胃之络,故见牙龈肿痛。胃热则便秘,肝热则烦急。脉左关弦数,右部沉滑,为肝胃郁热之象。证属内外同病之实热证。治当表里同治以疏风清肝调胃之法。
1700765858
1700765859 用荆芥穗、防风、薄荷疏散外风;甘菊、胆草泻其肝热;石膏、炒栀、枳壳、瓜蒌、酒军泻胃腑之热,合而治之于内。以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肝为藏血之脏,故用赤芍、生地、玄参凉血消肿。更配合漱口汤方治疗局部牙龈肿痛,其方意亦在于疏风散热消肿。唯方中用细辛,其性虽热然配于大队清泻药中,可远其热性而取其辛味,《本草备要》谓之“辛散浮热,故口疮喉痹、鼻渊齿痛者宜之。”
1700765860
1700765861 2.肝胃结热,稍感风凉案
1700765862
1700765863 正月初七日,赵文魁等请得端康皇贵妃脉息,左寸关弦数微浮,右部略滑。肝胃结热,稍感风凉。今议用清表调胃舒化之法调理。
1700765864
1700765865 荆芥穗三钱 防风三钱 薄荷二钱(后下) 甘菊三钱 鲜石斛四钱 花粉四钱 酒芩三钱 炒山栀三钱 酒胆草三钱 瓜蒌六钱 枳壳四钱 酒军三钱
1700765866
1700765867 引用郁李仁四钱(研)、橘红三钱。
[ 上一页 ]  [ :1.7007658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