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3146e+09
1700773146
1700773147 治疗劳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一定配合抗痨药物,增强体力锻炼,适当注意饮食,才能求得早愈。
1700773148
1700773149 胃脘痛(七法)
1700773150
1700773151 胃脘痛早期多与情志不遂有关,直接影响食欲。本证一定与心绞痛鉴别清楚,有时冠心病误诊为胃脘痛,是极危险的医疗事故。长期的胃脘痛,一定要详细检查,应考虑是否有早期癌变。
1700773152
1700773153 (一)疏解郁结以缓其痛,调达气机治在肝胃
1700773154
1700773155 恼怒之后,或过度忧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脘时痛,胸中满闷,时或太息,有时气窜脘痛。治当疏调气机,以缓胃痛,宗四七汤方意。
1700773156
1700773157 苏叶、梗各6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香附10克
1700773158
1700773159 加减法:
1700773160
1700773161 若郁久化热,脉象日渐弦滑,舌尖部起刺,可加金铃子6克、炙玄胡3克(研冲)。
1700773162
1700773163 若湿邪较重,舌胖苔白腻,当加炒官桂1.5克、炮姜炭1.5克。
1700773164
1700773165 若舌苔黄厚,可加焦麦芽10克、香稻芽10克、六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
1700773166
1700773167 (二)疏理气机,兼泄肝热,以缓胃痛
1700773168
1700773169 肝气郁结,久则化热,心烦梦多,舌干脉弦。治当苦泄肝热,疏调气机而缓疼痛。
1700773170
1700773171 炒川楝10克 元胡粉3克(冲) 吴萸1克 马尾连10克 香附10克
1700773172
1700773173 加减法:
1700773174
1700773175 若有湿郁,苔白,脉沉涩,当再加疏调气机之品,如:苏、藿梗各6克、佛手片6克、绿萼梅6克。
1700773176
1700773177 若内伤食滞,舌苔黄厚,大便秘结,或腹胀不运,时而呕恶,可加焦三仙、保和丸之属,以消导积滞。
1700773178
1700773179 (三)苦泄折热以制其酸,疏调气机而缓疼痛
1700773180
1700773181 热郁化火,心烦善怒,形瘦面红,口干且苦,嘈杂呕酸,喜冷畏热,苔多糙黄,脉象弦数。可用苦以泄热,疏气缓痛法。
1700773182
1700773183 苏梗10克 旋覆花10克(包) 半夏曲12克 香附10克 马尾连10克 吴萸1克 川楝子10克 乌贼骨15克(打)
1700773184
1700773185 加减法:
1700773186
1700773187 若热郁日久,深入血分,可加生蒲黄10克(包)、五灵脂10克,或云南白药,以活血化瘀。
1700773188
1700773189 若久病入络,面色黑浊,形体消瘦,可用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调养气血。
1700773190
1700773191 若血虚肝郁,可用逍遥散法,养血为主。
1700773192
1700773193 若标热重时,可先折其热,俟热除再行养正。
1700773194
1700773195 (四)甘寒养胃阴,活血以缓痛
[ 上一页 ]  [ :1.7007731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