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3831e+09
1700773831 生、熟地各10克 当归10克 赤、白芍各10克 菟丝子10克 黑木耳10克 黑芝麻10克 阿胶珠10克 桑寄生16克 肉苁蓉12克
1700773832
1700773833 加减法:
1700773834
1700773835 若病人湿邪较重,气机不畅,可于方中加疏风化湿之品,防其湿阻而膈间不畅。
1700773836
1700773837 若血虚而肝热又起,先以泄其虚热为主,可用苦泄折热之剂1~2剂,俟热除,再行养血育阴。
1700773838
1700773839 若血虚燥热明显,可加油润之药,如桃仁、杏仁、郁李仁、松子仁之类。
1700773840
1700773841 (四)养血和营,润燥泄热
1700773842
1700773843 血虚化燥,形瘦多火,面色黑浊,便干带血,肛裂,久则生痔。用养血和营润燥方法。
1700773844
1700773845 白芍20克 生地12克 黄芩12克 麻仁10克 黑桑椹16克 黑芝麻15克 瓜蒌16克
1700773846
1700773847 加减法:
1700773848
1700773849 若血热肛裂,舌绛尖部起刺,全是燥热化火之象,加生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鬼箭羽10克。
1700773850
1700773851 若燥热较重,溲赤且热,加桃、杏仁以润燥,并可酌情加元明粉2~3克(冲),但不可过用久用。
1700773852
1700773853 (五)益气补中以助其正,升阳扶脾求其便通
1700773854
1700773855 中气不足,无权推动,大便秘结,便后气短,语音低微,腹胀纳少,苔白质嫩,脉虚大。治以补中行气法。
1700773856
1700773857 党参10克 黄芪30克 白术12克 茯苓10克 炙草10克 附子10克(先煎) 肉桂末3克(冲) 升麻6克
1700773858
1700773859 加减法:
1700773860
1700773861 若阳虚气弱较甚者,可加人参粉3~5克(分冲),黄芪可增量。
1700773862
1700773863 若遇气虚便秘者,单用升麻3克、白术60克,亦每能奏效。
1700773864
1700773865 若病人腹胀,气机不畅时,可加砂仁3克、木香6克,或仿六君子丸用之亦可。
1700773866
1700773867 (六)温阳以化湿,补火以通便
1700773868
1700773869 冷秘乃寒湿久积脾胃而成,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中焦运化失职,阴凝固结,唇白口淡,舌胖,苔白腻,脉多沉迟虚弱。用温阳补火方法。
1700773870
1700773871 淡附片15克(先煎) 淡吴萸10克 淡干姜10克 黄芪30克 肉桂子6克 党参20克 炙草10克
1700773872
1700773873 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病的人,若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1700773874
1700773875 若服药有效,而不巩固,时时反复者,可酌情加重药量:附子可加至30~60克(先煎),党参量加至30克,黄芪量加至60克。
1700773876
1700773877 肠痈(三法)
1700773878
1700773879 中医的肠痈,包括了阑尾炎及肠部、腹部炎性甚则化脓性的一些疾病。病机是:膏粱积热,饥饱劳伤,或产后瘀血未净等,气血凝滞,留积生热,使血肉腐败,化而为脓。《内经》指出:“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兹分三个阶段论述其辨证施治。
1700773880
[ 上一页 ]  [ :1.7007738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