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474e+09
1700774740
1700774741 (三)滋补下元,壮水泄火
1700774742
1700774743 肾阴久亏,相火妄动,虚热扰于精室,封藏失职,精关不固,梦遗滑泄,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红苔少而干,脉细弦而小数。治当滋肾水以补下元,泄相火而止遗精。
1700774744
1700774745 生、熟地各10克 龟板20克(先煎) 白芍12克 黄柏6克 知母6克 芡实米10克 生牡蛎20克(先煎)
1700774746
1700774747 加减法:
1700774748
1700774749 若肾阴不足,肾气亦亏者,可于方中加杜仲10克、补骨脂10克、川续断10克、肉苁蓉10克。
1700774750
1700774751 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于本方中加双蚕蛾6克、肉桂子3克、山萸肉6克、龙眼肉10克,或服肾气丸亦可。
1700774752
1700774753 (四)镇心安神,定志止遗
1700774754
1700774755 劳心过度,思欲未遂,虚火妄动,心肾不交,头晕心悸,寐欠安宁,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脉象细弦小滑。可用本法。
1700774756
1700774757 朱茯苓、神各12克 沙参10克 远志10克 菖蒲10克 麦冬10克 元参15克 生龙齿20克(先煎)
1700774758
1700774759 加减法:
1700774760
1700774761 若兼胆热,心烦梦多,惊悸不宁时,可加竹茹6克、陈皮10克、半夏6克。
1700774762
1700774763 若有肝郁化火时,原方加解郁清热之品,如柴胡6克、黄芩10克、郁金6克、香附6克。
1700774764
1700774765 本病除辨证施治外,还须增加体质锻炼,控制刺激性食物,减少情欲刺激,保持神志安逸,精神愉快,才能达到痊愈。至于涩精止遗的药物,如分心木、石榴皮等,在纯虚滑脱之时,偶一用之,亦无不可,若常用多用,每易涩滞留邪,使邪火永无出路,反生他患,故用之当慎。
1700774766
1700774767 腰痛(六法)
1700774768
1700774769 腰为肾之府,足太阳膀胱经过腰脊,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肾虚可致腰痛。外感之后,太阳经脉受病,也可腰痛。可见,腰痛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另外,又有闪挫、瘀血及湿阻络脉等原因。所以不可一见腰痛就片面地言肾虚,必须辨证施治,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1700774770
1700774771 (一)驱风化湿,活络缓痛
1700774772
1700774773 风邪外袭,太阳之脉受病,以致经气不通,发为腰痛。腰痛并多抽掣,牵引腿足,上连背脊,或有寒热头痛,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当以驱风化湿,活络缓痛,仿独活寄生汤意。
1700774774
1700774775 独活5克 细辛1.5克 荆芥穗10克 防风6克 秦艽6克 桑枝30克 丝瓜络10克
1700774776
1700774777 加减法:
1700774778
1700774779 若恶寒较重,咳嗽气促,表闭无汗,舌苔白滑,可加麻黄3克、桂枝6克。
1700774780
1700774781 若口干舌红,心烦咽痛者,此有内热,当去细辛、独活、荆芥穗之辛温药,加薄荷1.5克(后下)、忍冬藤15克、连翘10克、鲜芦根20克。
1700774782
1700774783 (二)温化寒湿,以缓腰痛
1700774784
1700774785 寒湿侵犯太阳之络,周身酸楚,沉重乏力,转侧不便,每遇阴雨则腰痛即重,舌苔薄白,脉象沉濡。这符合《金匮要略》里:“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宜用温化寒湿方法。
1700774786
1700774787 苏叶10克 桂枝10克 干姜6克 茯苓12克 苍、白术各10克 羌、独活各5克
1700774788
1700774789 加减法:
[ 上一页 ]  [ :1.700774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