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5937
若血热皮肤发斑时,加白茅根30克、白头翁10克、生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
1700775938
1700775939
(十)泄其肝热,潜其亢阳,以定眩晕
1700775940
1700775941
肝郁日久,阴分受灼,肝阳上亢,头痛较重,面赤心烦,舌红起刺,脉弦极而力弱。用泻有余、补不足方法。
1700775942
1700775943
羚羊角粉1克(冲) 钩藤10克 晚蚕砂10克 菊花10克 白芍15克 生地20克 竹茹10克 夏枯草10克 生铁落30克(先煎) 生石决明30克(先煎)
1700775944
1700775945
加减法:
1700775946
1700775947
肝热当清,阴伤当滋,下元亏损当填补,肝阳过亢时,又当以潜镇为急务。还须静卧休养,以期早愈。
1700775948
1700775949
(十一)滋养肝肾,以定抽搐
1700775950
1700775951
久病体弱,阴血大亏,络脉失其濡养,胁肋时痛,按之则舒,心烦多梦,甚则四肢抽搐。用滋养肝肾方法,以定抽搐,仿滋水清肝饮之意。
1700775952
1700775953
木瓜10克 钩藤10克 白芍15克 旱莲草10克 女贞子10克 生地10克 何首乌20克 生牡蛎30克(先煎) 五味子6克
1700775954
1700775955
加减法:
1700775956
1700775957
若阴不足而虚热上扰时,仍当以育阴为主,以阴复则热自祛。方中加阿胶6克(烊化)、玉竹10克、熟地10克。
1700775958
1700775959
若热盛阴伤抽搐较重时,以凉肝柔养熄风为主,忌用刚药。可加羚羊角粉0.5~1克(冲)、白头翁10克、桑椹子10克。
1700775960
1700775961
癫、狂、痫证(五法)
1700775962
1700775963
1700775964
癫、狂、痫证全是神经系统疾患,但病因不尽相同,症状上亦有所区别。癫证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狂证发则猖狂刚暴,骂詈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痫证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甚至抽掣,两目上视,或作六畜之声。
1700775965
1700775966
癫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生痰,心窍受阻,或因惊恐,神失所守而致。狂证实为暴怒忿郁,肝胆气逆,五志化火,炼液成痰,蒙蔽清窍,扰乱神明而成。痫证虽多先天遗传,亦有后天形成者,这种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热痰火而成,治疗时,应求本用药,同时饮食方面及精神因素,都须考虑,并应特别注意。
1700775967
1700775968
引起痫证的原因很多,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高血压脑病等全能引起发作,这就是继发性癫痫。青少年在20岁以前发生癫痫病,多有家族癫痫史,此多属原发性癫痫。
1700775969
1700775970
(一)泄痰热,清胆火,兼以开郁
1700775971
1700775972
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上扰,心窍不开,故言语无序,哭笑无时,甚则不知秽洁,脉多弦滑而实,舌苔老黄垢厚,发为癫证。治之当以清泄痰火郁热为法。
1700775973
1700775974
菖蒲10克 郁金6克 前胡6克 醋炒香附10克 苍术3克 黑山栀6克 神曲12克 朱茯神10克 川楝子12克 明矾3克(打成小粒,药汤送下)
1700775975
1700775976
加减法:
1700775977
1700775978
在早期着重于开郁,首先是改变引起情志郁结的环境;其次是对郁结进行治疗。根据郁结、郁热、郁火、痰热等不同情况,随证治之。
1700775979
1700775980
中期或后期,必须以泄热化痰为主,一定禁食辛辣油重之味。
1700775981
1700775982
(二)清心热,泄痰火,以求神清
1700775983
1700775984
心经郁热,心烦躁动,自觉口鼻气热,神志忽明忽昧,口干舌红,尖部起刺,脉细弦小数。用清泄痰火方法。
1700775985
1700775986
莲子心6克 竹叶卷心3克 竹茹10克 蝉衣6克 郁金6克 菖蒲6克 远志10克 丹参12克 茯神12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牛黄清心丸2丸(分2次服)
[
上一页 ]
[ :1.7007759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