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7417
1700777418
(八)宣化通腑法(中、下焦)
1700777419
1700777420
暑夹湿滞,互阻不化,小溲艰涩,大便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腹胀矢气。宜宣化降逆,展气通腑,一方两法,兼顾胃肠。
1700777421
1700777422
鲜佩兰12克(后下) 鲜藿香6克(后下) 香豆豉12克 山栀5克 新会皮5克 佛手片10克 槟榔10克 杏仁10克 前胡6克 通草3克 煨姜2克
1700777423
1700777424
酒军0.5克、太乙玉枢丹1克,二味共研细末,装胶囊分2次服,用佛手10克、煨姜3克煎汤送下,药先服(此定呕法)。
1700777425
1700777426
(九)泄化余邪,轻通胃汤法(中、下焦)
1700777427
1700777428
湿温后期,身热已退,症状大轻,余热未除,湿热积滞退而不净,大便不通,腑气不畅,腹中不舒,苔腻根黄厚。用本法泄化余邪而通其胃肠。
1700777429
1700777430
白蒺藜10克 粉丹皮6克 香青蒿1克 枳实3克 鲜杷叶12克 保和丸15克(布包) 全瓜蒌30克 知母6克 炒苡米12克 山楂炭10克 杏仁10克 茵陈12克 白蔻仁末0.6克
1700777431
1700777432
生、熟大黄各1克,二味共研细末,装胶囊分2次服,汤药送下。
1700777433
1700777434
(十)泄化余邪,甘润和中(中、下焦)
1700777435
1700777436
湿温初愈,邪退不净,中阳未复,阴分亦虚,运化欠佳,胃纳不馨,周身乏力,舌胖而淡,脉多濡滑缓弱。用泄化余邪,甘润和中方法,以善其后。病势向愈,饮食寒暖切当留意。
1700777437
1700777438
川石斛12克 丹皮6克 香青蒿0.5克 甜杏仁10克 范志曲12克 鸡内金10克 冬瓜子20克 茯苓皮15克 生熟谷、麦芽各12克 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
1700777439
1700777440
1700777441
1700777442
1700777444
赵绍琴医学全集 妇科证治
1700777445
1700777446
月经先期(二法)
1700777447
1700777448
(一)凉血分以和其营,坚其阴而止妄行
1700777449
1700777450
血得热则妄行,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紫有块,血浓稠,烦躁,且夜寐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有力。用凉血和营方法。
1700777451
1700777452
细生地12克 马尾连10克 黄芩1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炒地榆10克 炒川楝子6克
1700777453
1700777454
加减法:
1700777455
1700777456
若心烦口苦,痰中带有血渍,方中加竹叶3克、白头翁20克、白茅根20克。
1700777457
1700777458
若大便干结,小溲赤热,可于方中加大黄粉0.5克、瓜蒌10克、元明粉1克(冲)。
1700777459
1700777460
若胁痛而胸中满闷者,方中加片姜黄6克、柴胡6克。
1700777461
1700777462
(二)益中气以扶后天,摄其血而安冲任
1700777463
1700777464
1700777465
中气不足,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月经先期而下,量多,色淡质稀,短气乏力,周身酸软,面色白,胃纳不佳,阵阵汗出,舌胖淡嫩,滑润液多,脉象虚弱无力。用益气补中方法。
1700777466
[
上一页 ]
[ :1.7007774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