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8993
(2)痰黄稠,呛咳者,此为肺虚痰热。治宜清虚火,化痰结。主方易人参为沙参(或西洋参),加黄芩、知母。
1700778994
1700778995
(3)喘促,气短难续,肢冷面青者,此为肺肾虚弱。治宜温肾补肺。主方加熟地、蛤蚧尾(另煎兑)。
1700778996
1700778997
(4)肺虚之人,平时宜用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黄芪汤,以补肺固卫。若平素咳嗽痰多,食少脘痞,每多食用海腥之品而作哮喘者,此属过敏体质,多为脾胃虚弱,宜健脾化痰,可常服六君子汤。若有肝胆郁热可用温胆汤。
1700778998
1700778999
(二)肺肾阴伤
1700779000
1700779001
主症:燥热淫肺,耗液伤阴,肺失濡润,则咳喘胸痛,咽干口渴,胸中烦躁,痰黏如胶,溲黄便秘。燥热引动伏痰,搏击气道则可发为哮鸣,其声啾啾然。燥热迫肺,舌红津少,苔白糙老,脉滑数。
1700779002
1700779003
治法:甘寒育阴,润燥平喘。
1700779004
1700779005
方药:沙参15克 知母6克 麦门冬10克 地骨皮10克 玉竹10克 阿胶10克(烊化) 桑白皮6克 川贝3克
1700779006
1700779007
加减法:
1700779008
1700779009
(1)面红,心烦躁动,唇红口干者,此为邪热淫盛。治宜养阴润燥,清除烦热。主方加天花粉、淡豆豉、炒山栀。
1700779010
1700779011
(2)咽红咽痛者,痰热结于喉中。治宜清咽利膈。主方加桔梗、甘草、橘红。
1700779012
1700779013
(3)痰胶黏如块者,此燥热炼液而成。治宜养阴润肺,咸寒软坚化痰。主方加海浮石、生牡蛎、海蜇、荸荠、黛蛤散。
1700779014
1700779015
(4)大便干燥带血者,此燥热之邪淫及肠腑。治宜养阴润肺,润肠通便止血。主方加白茅根、赤芍、炒地榆、小蓟、瓜蒌仁。
1700779016
1700779017
(5)喘促而夜寐不实者,此多虚火夹痰,上扰心神。治宜滋阴清肺,化痰宁心。主方加炒枣仁、远志、玄参、生牡蛎。
1700779018
1700779019
(6)咳喘减轻,脉渐细弱,舌红转浅,津液渐润,此为病久阴血受伤。治宜滋阴养血。主方加白芍、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清阿胶。
1700779020
1700779021
(三)肾阴不足
1700779022
1700779023
主症:肾为五脏之根,下元不固,摄纳失司,故喘促久延,呼多吸少,动则气短难续,腰痛乏力,咽痛,手足心热,脉微弱无力。
1700779024
1700779025
治法:固肾助阳,补水生金。
1700779026
1700779027
方药:熟地15克 党参6克 芡实15克 白芍15克 茯苓15克 诃子肉10克 五味子10克 胡桃肉10克 生牡蛎30克 蛤蚧1对(另煎兑) 黑锡丹3克(分两次服,量宜少,慎用)
1700779028
1700779029
加减法:
1700779030
1700779031
(1)心烦难寐,舌红,脉细数者,此为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敛肺,清热除烦。主方易党参为沙参,易熟地为生地,加石斛。
1700779032
1700779033
(2)兼头痛、恶寒发热者,此夹表证,治宜佐用解表法。主方加苏叶、杏仁、枇杷叶。
1700779034
1700779035
(3)喘逆加剧,烦躁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此为心阳欲脱。治宜益气回阳。急进参附汤加龙骨、牡蛎粉,并吞服黑锡丹或紧急抢救。
1700779036
1700779037
(4)当哮喘未发时,肾虚患者宜平补肺肾两脏,可用党参、黄芪、胡桃肉、紫河车等。
1700779038
1700779039
(5)喘延日久难愈,此肺肾又虚,主方加人参、蛤蚧以固肺肾之气。
1700779040
1700779041
【小结】
1700779042
[
上一页 ]
[ :1.7007789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