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9187
(4)若呕吐、眩晕甚者,加半夏10克、生姜5克以和胃降逆。
1700779188
1700779189
(六)饮停胸胁
1700779190
1700779191
主症:水饮停留,积而不化,停于胁下,如物悬挂,胸胁胀满疼痛,遇咳喘气粗则胁下疼痛,脉沉弦,舌淡,苔白滑。
1700779192
1700779193
治法:攻逐水饮。
1700779194
1700779195
方药:旋覆花10克(布包) 苏子10克 莱菔子10克 白芥子3克 芫花炭3克 当归须4克 乳香2克
1700779196
1700779197
加减法:
1700779198
1700779199
(1)若胁下刺痛较甚,乃饮邪入络,仿香附旋覆花汤意,加香附、红花、赤芍以疏通脉络、活血散结。
1700779200
1700779201
(2)若咳喘较甚者,加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前胡6克,降肺气以助化饮。
1700779202
1700779203
(七)饮溢四肢
1700779204
1700779205
主症: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脉沉紧,舌苔白滑,此属水饮泛滥,寒邪外来,闭其孔窍。
1700779206
1700779207
治法:解表化饮。
1700779208
1700779209
方药:麻黄3克 桂枝6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3克 干姜3克 白芍10克 细辛3克 半夏10克五味子3克
1700779210
1700779211
加减法:
1700779212
1700779213
(1)若外寒里热者,仿大青龙汤意,用药如桂枝10克、麻黄3克、杏仁10克、炙甘草3克、生石膏30克、生姜3克、大枣3枚。
1700779214
1700779215
(2)若咳喘、痰多白沫者,加白芥子6克、白附子3克以助温肺化饮。
1700779216
1700779217
(3)若四肢肿胀较甚者,加茯苓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以助消肿。
1700779218
1700779219
(八)饮犯胸肺
1700779220
1700779221
主症:水饮停积心下,支撑于肺,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如白沫而量多,心下动悸,舌苔白腻,脉弦紧。
1700779222
1700779223
治法:温散水饮,兼以泄肺。
1700779224
1700779225
方药:苏叶5克 苏子5克 杏仁10克 前胡6克 半夏10克 细辛3克 五味子3克 甜葶苈3克 麻黄3克
1700779226
1700779227
加减法:
1700779228
1700779229
(1)如外寒引动宿饮者,仿小青龙汤意加减。
1700779230
1700779231
(2)若症见咳逆倚息,不能平卧,气短,形肿胸满,喉中如水鸡声,则当仿射干麻黄汤发表下气,涤饮平喘。
1700779232
1700779233
(3)若咳喘胸满,痰涎壅盛,形体壮实者,当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平喘,以治其标。
1700779234
1700779235
(4)若虚实错杂,饮邪夹热,症见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宜木防己汤加减。
1700779236
[
上一页 ]
[ :1.7007791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