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9437
【论治】
1700779438
1700779439
(一)风热熏肺,肺失清肃(肺痈初起)
1700779440
1700779441
主症:外感风热,内迫于肺,肺热不清,身热头晕,微有寒热,咳嗽咽干,胸膺作痛,痰多黄稠,舌红苔腻,脉象滑数。
1700779442
1700779443
治法:辛凉清解,肃降化痰。
1700779444
1700779445
方药:桑菊饮、银翘散化裁:薄荷3克(后下) 前胡6克 浙贝12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 黄芩10克 生石膏12克 鲜茅根10克
1700779446
1700779447
加减法:
1700779448
1700779449
(1)上焦风热较重时,去生石膏,加白蒺藜10克、桑叶10克、菊花12克,以疏解风热。
1700779450
1700779451
(2)若由痰浊肝火上冲,痰黄黏稠,头眩,脉濡滑有力,加晚蚕砂12克、冬瓜子20克以化痰浊,加黛蛤散10克(布包)以泻肝火。
1700779452
1700779453
(3)若内热较重,舌红口干,咽红且痛时,加银花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1700779454
1700779455
(4)若舌苔黄厚,肠胃滞热者,加焦三仙各10克、花槟榔10克,以消食导滞。
1700779456
1700779457
(二)痰浊互阻,肺失清肃(肺痈将成)
1700779458
1700779459
主症:肺热痰湿不化,咳喘不平,胸胀且痛,咳嗽吐痰黄黏,舌红,苔腻根厚,脉象滑数有力,两寸尤盛。
1700779460
1700779461
治法:泄热化湿,清肃消痰。
1700779462
1700779463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皂角丸化裁:甜葶苈6克 前胡6克 黄芩10克 桑白皮12克 皂角6克 苦桔梗10克 生甘草6克 银花15克 川贝粉3克(冲) 醒消丸6克(分服)
1700779464
1700779465
加减法:
1700779466
1700779467
(1)若表气未解时,仍宜加疏解表邪之品,如苏叶、豆卷,甚则荆、防皆可用之。
1700779468
1700779469
(2)热郁已成,必须以清化痰浊为主。若胃肠有滞热者,当先清泄滞热,可于方中加银花15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焦三仙各10克等。
1700779470
1700779471
(3)胃肠湿滞,舌苔黄垢根厚时,必以苦泄清化为主,方中加黄连6克、栀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
1700779472
1700779473
(4)热渐入营,舌绛、口干、唇红、心烦者,当加凉血泄热之品,药如鲜茅根30克、赤芍10克、白头翁10克、生地榆10克。
1700779474
1700779475
(5)若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3克(后下)。
1700779476
1700779477
(三)热毒壅肺,血瘀成痈(肺痈已成)
1700779478
1700779479
主症:肺热蕴久,咳嗽痰吐黄稠,其状如脓,臭秽难闻,身热烦躁,胸痛,夜寐不安,溲黄,大便不畅,脉象弦滑而数,舌红口干,甚则皮肤近似甲错。
1700779480
1700779481
治法:清化痰热,活血通瘀。
1700779482
1700779483
方药:苇茎汤加减:鲜苇茎80克 冬瓜子30克 桃仁6克 薏苡仁30克 鱼腥草30克 甜葶苈10克 黄芩10克 皂刺3克 银花30克 犀黄丸6克(分服)
1700779484
1700779485
加减法:
1700779486
[
上一页 ]
[ :1.7007794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