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83345
(二)风热头痛
1700783346
1700783347
主症:头痛且晕,恶风身热,口渴,咽红且痛,阵阵烦热,小溲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浮黄,两脉滑数,两寸尤甚。
1700783348
1700783349
治法:清透疏化。
1700783350
1700783351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 菊花10克 薄荷3克(后下) 钩藤6克 连翘10克 白蒺藜10克 银花10克 晚蚕砂10克 茅根10克 芦根10克
1700783352
1700783353
加减法:
1700783354
1700783355
(1)如咽痛明显,是为肺热壅盛,当加重清热利咽之力,方中加生甘草6克、桔梗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1700783356
1700783357
(2)若风热化火,内热炽盛,面赤口干,烦渴思凉,头痛如裂,目赤鼻干,便结溲赤,甚则口舌生疮,舌黄且干,脉弦滑细数,改用苦泄清化方法。取凉膈散方义,药用:川芎6克,白芷6克(后下),生石膏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后下),白蒺藜10克,黄芩10克,苦丁茶10克,大黄末1克(冲)。
1700783358
1700783359
(3)若兼肝热上扰,烦躁易怒,头痛且晕,加清肝之品,如龙胆草3克、川楝子10克、蝉衣6克、片姜黄6克。
1700783360
1700783361
(4)气分热盛,津伤口渴,舌红且干,脉洪数者,加生石膏15克、天花粉10克。
1700783362
1700783363
(5)若风火炽盛,头痛且胀如裂,恶心呕吐,吐如喷射状,颈项强直,此脑压过高,多系脑炎所致,应紧急处理,以防其昏迷。拟清肝熄风之法,防患于未然。
1700783364
1700783365
(三)风湿头痛
1700783366
1700783367
主症:头痛沉重,周身酸楚,懒于言语,恶心欲呕,舌白苔腻,脉象濡滑。体丰,痰湿素盛,过饮冷物或过食肥甘厚味者易患此证。
1700783368
1700783369
治法:清化痰湿,以清头目。
1700783370
1700783371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 胆星6克 天竺黄10克 钩藤10克(后下) 陈皮6克 夏枯草10克 苍术6克 羌活6克
1700783372
1700783373
加减法:
1700783374
1700783375
(1)痰湿壅盛,过于肥胖者,方中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皂角子6克、冬瓜子10克。
1700783376
1700783377
(2)湿痰壅阻阳气,胸中气机闭塞,用宣阳方法,方中加杏仁10克、枳壳6克、草蔻3克、防风6克。
1700783378
1700783379
二、内伤头痛
1700783380
1700783381
(一)气虚头痛
1700783382
1700783383
主症:头痛朝重夕轻,由渐而来,逐日增重,自觉头内空痛,倦怠乏力,时或恶寒,胸闷,胃纳不佳,面色萎黄,动则气促,过劳则甚,舌白润腻,脉象沉濡无力。
1700783384
1700783385
治法:益气补中,升阳缓痛。
1700783386
1700783387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0克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当归10克 甘草6克
1700783388
1700783389
加减法:
1700783390
1700783391
(1)时时恶寒,阳气虚弱,重用参、芪,加鹿角胶10克、桂心粉1克冲服,以温阳益气,振奋中阳。
1700783392
1700783393
(2)若下元不足,腰膝酸冷,用填补下元方法,加补骨脂10克、桑寄生10克、芡实米10克、川断10克。
1700783394
[
上一页 ]
[ :1.7007833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