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811066
1700811067
理想的话,这些早期的医院体检,父母双方应该尽可能一起参加。每次拜访儿科医生,都是你们和医生之间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是你们问医生问题的好时机。不要限制自己只问医生医学方面的问题,儿科医生往往也是育儿方面的专家。而且,如果你们正在寻找一些育儿方面的帮助、想加入“新家长互助小组”或者寻求一些外界的协助,儿科医生也能为你们提供相当多的资源。一般来说,儿科医生都能根据经验,向你们解答一些新生儿父母常问的问题,但如果你们能在每次拜访之前都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并列出一张清单的话,将会更好——这样,你们就不会忘掉任何重要的问题了。
1700811068
1700811069
如果由于客观情况,只有一个家长能参加拜访,试着叫一个亲戚或朋友陪你们一起去。当你和医生讨论孩子的健康问题时,陪同的亲戚或朋友可以承担给孩子穿衣服、脱衣服、收拾东西等工作,这样你就可以专注在所讨论的问题上。当你抱着孩子出门时,陪同的亲戚或朋友也能帮你拎着装尿布(纸尿裤)的袋子,或者帮你开门。如果孩子的(外)祖父母住得不远的话,他们也可以扮演陪同人员的角色[关于(外)祖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见此处和见此处,第6~15章也都介绍了这方面详细的信息]。
1700811070
1700811071
早期的几次体检,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孩子生长发育良好并且不存在严重的异常。具体来说,医生会检查如下几个方面。
1700811072
1700811073
生长。称体重的时候,帮孩子脱掉衣服,把他放在一个婴儿秤上。量身长的时候,需要孩子平躺在一张桌子上,双腿伸直。另外,医生还会用一种特别的带子测量孩子的头围。所有测量值都精确地标注在一张图表上,用以描绘出孩子每一次拜访医生时的生长曲线(你也可以用本书附录所附的表格,自己描绘孩子的生长曲线)。这是判断孩子生长情况是否正常的最可靠办法。通过表格,还可以看到他的发育情况与同龄孩子的相比值。
1700811074
1700811075
头颅。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孩子头颅的薄弱处(囟门)是开放(即头颅上由正常皮肤包被而无骨性闭合的开放区域)而扁平的。等孩子长到2~3个月的时候,后囟就会闭合。前囟一般会在孩子2岁生日前闭合(一般在第18个月左右)。
1700811076
1700811077
耳朵。医生会借助于耳镜来查看孩子的耳朵。耳镜是一种检查工具。借助于耳镜,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内耳道和鼓膜的情况。医生依据自己所看到的,判断孩子的耳部是否存在积液或受到感染。医生也会向你询问,孩子平时对声音的反应是否正常。孩子刚出生时,就会被抱到新生儿育婴室进行一次正式的耳部检查(包括听力),之后,只有在怀疑存在问题时才会再进行正式的耳部检查。
1700811078
1700811079
眼睛。医生会用一个色彩明亮的物件或手电筒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并检查孩子的眼球运动。他还很可能用一个叫作“检眼镜”的发光设备来深入检查孩子的眼睛情况——这项检查在这里只是一次重复,因为在孩子出生时,已经在新生儿育婴室检查过一次。这项检查对于确定是否存在白内障(眼球晶状体混浊)意义重大(见“白内障”)。
1700811080
1700811081
口腔。口腔的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症状。另外,随着孩子长大,通过口腔检查可以了解孩子长牙的情况。
1700811082
1700811083
心肺。医生会用听诊器检查孩子胸腔前后,仔细听诊孩子的心肺部位。这项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律、心音异常,以及呼吸困难。
1700811084
1700811085
腹部。医生会将手置于孩子腹部并轻轻按压,从而判断孩子腹腔脏器是否增大,腹部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触痛。
1700811086
1700811087
生殖器。每次体检都需要检查生殖器是否出现异常肿块、压痛或受感染的症状。在头一两次检查中,医生还会格外注意割了包皮的阴茎是否愈合良好。儿科医生还会为每一个男婴检查睾丸是否都已经正常地下降到阴囊内。
1700811088
1700811089
臀和腿。儿科医生会将孩子的两腿分开,检查髋关节是否有问题。这种掰开孩子双腿的手法是专门为检查孩子是否存在髋关节脱臼或发育异常而设计的。这项检查应该尽早进行,一旦早期发现存在问题,就可以尽早地为孩子进行合适的复位和矫正。等到孩子会走路之后,医生还会叫他走几步看看,以确定孩子的足和腿都发育正常,而且具有正常的运动功能。
1700811090
1700811091
发育的里程碑。儿科医生也会询问孩子总体发育情况。他会非常关注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会笑、会爬、会坐、会走。而且,他也会非常注意孩子动手和动胳膊的情况。在体检过程中,医生还会检查孩子的神经反射和全身肌张力(请见本书第5~13章,了解孩子正常发育的一些细节)。
1700811092
1700811093
免疫接种
1700811094
1700811095
在孩子2岁之前,他需要接种大部分必需的疫苗。这些疫苗将保护他免受13种疾病的侵袭: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轮状病毒感染、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以及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此外,婴儿将在6个月之后接种一年期的流感疫苗(关于这几种疾病的更多知识见第31章“免疫接种”)。
1700811096
1700811097
本章大体上介绍了关于婴儿护理的话题。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你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还有其他个别的问题。最理想的是,由儿科医生来解答这些具体的问题。
1700811098
1700811099
1700811100
1700811101
1700811103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 第4章 婴儿的喂养
1700811104
1700811105
1700811106
1700811107
1700811108
婴儿阶段的发育速度极快,是孩子一生中营养需求最大的时候。他的体重在满1岁时就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左右。
1700811109
1700811110
哺育婴儿的过程不仅能为他提供良好的营养,也让你有机会亲近他,如将他抱在怀里,与他进行视线交流。这是母子双方都放松身心的愉快时刻,可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1700811111
1700811112
在孩子出生前,你应仔细权衡将采用哪一种喂养方式。全球大型医学组织一致认为,母乳喂养是对母亲和孩子最好的选择。本章将为你提供更多关于婴幼儿喂养的基本信息,让你可以放心地选择自己的喂养方式。
1700811113
1700811114
由于其特有的养分构成,人奶是人类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吃配方奶的婴儿出现中耳炎、湿疹、哮喘、呕吐和严重腹泻的肠胃感染,以及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高于吃母乳的婴儿。此外,吃配方奶的婴儿因呼吸疾病而就医的可能性比母乳婴儿高25%。近期有数据表明,母乳喂养对预防婴幼儿时期乃至成年后的肥胖症和糖尿病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有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可帮助母亲恢复孕前体重,避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并降低日后罹患某些癌症的概率。因此,大部分儿科医生都强烈推荐母乳喂养。
1700811115
[
上一页 ]
[ :1.7008110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