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873813
宇宙膨胀的假说,导致产生了“大爆炸”假说。(后者是别人提出的。)相比理论研究,哈勃更擅长观测实践,他所做的天文观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著有《星云世界》(The Realm of the Nebulae,1936),在书中概述了自己的工作,颇受读者欢迎。
1700873814
1700873815
哈勃63岁时,因心脏病发作(或大脑血栓)辞世。他的夫人从未向外人公布其埋葬地点。为了纪念他,2008年发行了面值4美分的邮票,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哈勃空间望远镜”。
1700873816
1700873817
今天的望远镜比哈勃在威尔逊山上用的那台强大多了。目前,天文学家正在绘制可视宇宙的星系地图,这个计划名为“斯隆数字巡天”(SDSS)。该计划始于2000年,现在仍在进行,由艾尔弗·斯隆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还有很多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它用到了两台地面望远镜,一台是斯隆基金望远镜,位于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阿帕奇岬天文台。另一台是伊雷内·杜邦望远镜,位于智利北部的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这两处选址,都是尽可能地远离光污染。(登录www.sdss.org,查看大尺度宇宙的精彩图像。另请参看http://map.gsfc.nasa.gov/universe/uni。)
1700873818
1700873819
为了解决陆基望远镜的问题(恒星的光会受到大气层的干扰,导致看起来星光闪烁),天文学家开始设计能够在大气层上方绕轨道运行的望远镜。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火箭开始搭载这类望远镜进入太空。
1700873820
1700873821
199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这颗卫星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一辆校车,在地球上方600千米(372英里)处绕轨道运行,每小时约运行2.8万千米(1.7万英里),每97分钟绕地球一圈。在探测可见光图像方面,它比最好的地面望远镜敏锐5倍,此外还能探测紫外线波长和一定范围的红外波长。当其零件出现老化时,可通过航天飞机执行任务更换。(参见www.spacetelescope.org/about)2016年哈勃空间望远镜仍处于工作状态,而且有可能维持到2020年。
1700873822
1700873823
1700873824
1700873825
1700873826
哈勃空间望远镜
1700873827
1700873828
哈勃空间望远镜收集的数据,为人类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哈勃空间望远镜仍处于工作状态,而且有可能维持到2020年。
1700873829
170087383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太空局(CSA)计划于2018年10月发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它的造价高达85亿美元,能够探测到的范围比哈勃望远镜深入100倍。预计可工作5~10年。
1700873831
1700873832
天文学家尼尔·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把最前沿的有关星系和恒星的知识带给更多大众。
1700873833
1700873834
知识前沿的疑问
1700873835
1700873836
关于星系和恒星及其形成过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下面列举几个:
1700873837
1700873838
·什么是“暗物质”?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薇拉·鲁宾(Vera Rubin)与同事的新发现震惊了天文学界。分布在星系盘中的所有恒星,不管离中心多远,看起来都是绕着星系中心,以差不多相同的速度沿轨道运行。恒星运转的速度,比摆脱引力控制所需的速度快得多——按说星系应该会飞散,但是并没有。因此,天文学家断定,一定有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将星系聚合在一起。
1700873839
1700873840
暗物质不释放电磁辐射,无法用现有设备探测到,只能通过其引力效应间接推测到。“暗”是科学术语,意为“看不见”。暗物质不发光,也不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只有其引力是明显存在的。
1700873841
1700873842
尼尔·德葛拉司·泰森
1700873843
1700873844
宇宙的召唤
1700873845
1700873846
1700873847
1700873848
1700873849
泰森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他通过收音机、电视和位于纽约市的海登天象馆,把宇宙带到普通大众面前。
1700873850
1700873851
泰森出生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家医院,一家人住在布朗克斯(纽约最北端)。母亲叫桑琪塔·费利恰诺·泰森(Sunchita Feliciano Tyson),属波多黎各人血统,是老年人问题方面的专家,父亲名为西里尔·格拉赛·泰森(Cyril deGrasse Tyson),是非洲裔美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1700873852
1700873853
尼尔在家里的3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父母给他们介绍纽约市的文化财富,包括海登天象馆(隶属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1700873854
1700873855
当时,尼尔9岁,第一次见到了夜空。那次观察对他影响巨大,后来他说道:“我很确定在这件事上,我别无选择,实际上,是宇宙在召唤我。”(罗杰·宾汉采访泰森,www.haydenplanetarium.org/tyson/read/2009/07/23/called-by-the-universe。)
1700873856
1700873857
泰森念的是公立小学,高中也是公立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这所高中已经培养了7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对天文学相当痴迷,高中时候还去上海登天象馆的课程,加入了纽约业余天文学会。他订阅了《科学美国人》杂志。他在该杂志的“作者简介”栏目里数出了哪家大学的天文学家最多。答案是哈佛大学,于是他就去了那儿。
1700873858
1700873859
泰森在哈佛大学学习物理,之后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天文学,199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研究的是恒星的形成和演变,还有星系和星系突起。
1700873860
1700873861
泰森在普林斯顿大学谋得了教职,还在海登天象馆兼职,在那儿,他设计了天象馆的翻新工作,于2000年完工。他把行星重新分组,而不是简单地按数字排列,他还将冥王星与其他小型冰块组成的物体归为一组,而不是与其他气体巨行星归在一组。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人的抗议,尤其是儿童。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确认了泰森的判断,将冥王星归类为矮行星。
1700873862
[
上一页 ]
[ :1.7008738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