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874510
这些简单细胞的繁殖方式是一分为二,每个新细胞都是母体的克隆。不过,这些简单细胞通过让临近的细胞进入自己的细胞膜,就可以交换遗传物质。这给它们带来了遗传的灵活性,这是复杂的生物做不到的。它们能快速变异。
1700874511
1700874512
大约过了20亿年(约15亿年前),细菌完成了一次相当艰难的大动作:一些细菌与其他细菌融合。宿主菌没有将进入的细菌食用并消化掉,而是与对方结合,形成了共生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细胞产生了,叫作“真核生物”或“有核细胞”,细胞中央是一个受保护的细胞核。
1700874513
1700874514
这些新细胞都非常大,一般比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大10倍到100倍不等。新细胞具备了类似骨架的结构,还有细胞膜包围并保护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有核细胞还具备两个小部分,叫作细胞器——之前都是作为独立的细胞存在的。这两个细胞器分别是线粒体和细胞质体(在光合作用的细胞中)。这些细胞器依然具备各自独立的DNA,生物学家由此推知,它们过去是独立的细胞。
1700874515
1700874516
细菌再次重复了这个过程。它们发现了进化成更复杂细胞的方式。此外再也没有新的细胞种类产生。
1700874517
1700874518
我在这部分的描述中把细菌拟人化了,把它们描述得像人一样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这么写,是想读者朋友们读起来更有趣些,读者朋友可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生物。不过,我跟多数生物学家一样,认为细菌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生物。其革新都是环境所喜欢的随机变异,并通过自然选择而传递了下来。这就是自然选择的进化的含义。
1700874519
1700874520
琳恩·马古利斯
1700874521
1700874522
微观世界的特立独行者
1700874523
1700874524
1700874525
1700874526
1700874527
马古利斯是位坚持己见的生物学家,她指出有核细胞一定是在小细菌融合为新类型的细胞时出现的。
1700874528
1700874529
琳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1938—2011),美国生物学家,她对有核细胞起源的研究让进化研究延伸到了30亿年前。
1700874530
1700874531
琳恩·马古利斯原名琳恩·亚历山大,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南区长大。父亲是波兰裔犹太人,从事律师工作,母亲经营一家旅行社。琳恩有3个妹妹。
1700874532
1700874533
从四年级到八年级,琳恩就读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学校,那是一间私立走读学校,隶属于芝加哥大学,由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创立。八年级时,琳恩决定去一所大点儿的学校上学,那样的话好找男朋友。她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报名进入了海德公园高中,这是一所管制的公立学校,在校生有5000人。
1700874534
1700874535
琳恩是个早慧的学生,15岁时,就被芝加哥大学录取,19岁大学毕业。她选修了“历史名著”的课程,她说这门课教会了她具有怀疑批判精神。后来她又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遗传学和动物学硕士学位,196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遗传学博士学位。她先是在波士顿大学工作了20年,边教学边研究,后来到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工作了23年。
1700874536
1700874537
马古利斯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就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表达了她的革命性见解:进化是从细菌开始的。几种细菌融合成为一种大细胞,有核细胞出现。有关这一观点的第一篇论文,她自己也承认内容复杂难懂,文笔也不好,被退回了15次之多,直到1967年才得以发表。1970年,她的著作《真核细胞起源》(The Origin of Eukaryotic Cells)出版。
1700874538
1700874539
最初,马古利斯的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要不就是遭到嘲笑。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了相关证据,表明有核细胞细胞器中的DNA与细胞本身的DNA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细胞器一开始一定是独立的细胞。随后,生物学界接受了这个观点。
1700874540
1700874541
1986年,马古利斯出版了她的科普著作《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Microcosmos: Four Billion Years of Microbial Evolution)。她因此荣获了许多科学奖项。1999年,克林顿总统给她颁发了国家科学奖章。
1700874542
1700874543
马古利斯与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见下文)合作,提出了“盖亚假说”,指出地球本身是一个能使自身永久存在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自身持续发展的条件。拉夫洛克比马古利斯观点更激进,认为地球本身是一个生物体。
1700874544
1700874545
马古利斯有两次婚姻,一次是在19岁,嫁给了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一次是在29岁,嫁给了X射线晶体研究专家托马斯·马古利斯(Thomas Margulis)。她一生育有4个子女,儿子多里翁·萨根(Dorion Sagan)与她合作完成了前述《小宇宙》一书。65岁时,她依然在早上6点骑自行车去上班。73岁时,她因中风去世。
1700874546
1700874547
1700874548
1700874549
1700874550
有核细胞
1700874551
1700874552
有核细胞由细胞核和细胞膜组成,细胞膜保护其遗传物质。整个细胞外部还有一层膜,细胞内各个部分十分活跃。
1700874553
1700874554
大约10亿年前,一些有核细胞演进产生了第4次重大的变革——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发生在藻类、阿米巴(变形虫)和黏菌之间。有些细胞的繁殖,在分裂的时候偶尔没有成功复制DNA。DNA单链细胞能够与另一个具有单链DNA的细胞配对,产生后代。相比细胞分裂复制DNA来说,这个过程在基因指令中产生了更多新的组合或变化。这种新出现的有性繁殖产生了更多的变异,因此后代的变异也就更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速度开始加快。
1700874555
1700874556
下一章我们来学习有性繁殖出现后的情况。讲完这部分故事,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地球存在的最初20亿至30亿年的时间里,细菌在整个地球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700874557
1700874558
地球系统
1700874559
[
上一页 ]
[ :1.700874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