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75022e+09
1700875022
1700875023 直立人是人族中第一个离开非洲的物种,这可能发生在180万年前。他们的群体学习能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和环境。直立人穿过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到了以色列、中东、欧洲、格鲁吉亚和亚洲等地。在中东和欧洲,他们学会适应冰川环境,进化成尼安德特人。但是到达亚洲的人族总体上变化不大。同时,仍然生活在非洲的那些人族进化成了智人。
1700875024
1700875025 现代人类(智人)的出现
1700875026
1700875027 在直立人出现后约200万年,一个新物种——我们人类——出现在20万年前的非洲某处。其发生缘由尚不明确。一群直立人可能受到山脉或河流的阻隔,变得隔绝起来,或者是这些地区的直立人发生了基因改变。微小的基因变化,在一个小的种群中迅速得到了传播,最终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1700875028
1700875029 那么,这些基因变化是什么呢?智人和直立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我们的故事里,这一区别构成了临界点6的内容——一个大型物种的出现,他们是第一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球面貌的物种。比起地球历史之前的阶段,人类开始使用更大的能量流,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更快的影响。
1700875030
1700875031 专家们一直在争论现代人类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过去,他们一致认为,能够使用工具是人类独有的特点。也有人说应该是使用火,只有人类才这么做。也有些人说是会利用工具来制造工具。现在,专家们倾向于认为人类的主要特征是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人类能使用符号并依照语法规范来使用语言,这使得人类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人类能够讨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还能讨论完全虚拟的情况,这些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许多动物好像都有意识,但是只有人类才能进行内心独白,这要靠精确的语言来支撑。
1700875032
1700875033 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使用“群体学习”这一术语来描述现代人类的独特性,它指的是我们利用语言技能分享知识,并将知识传递给后代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知识得以积累下来。这种群体学习的积累赋予了现代人类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力量和优势。
1700875034
1700875035 由于缺乏证据,因此考古学家很难确定人类高级的语言技巧是何时进化产生的。我们目前所有的只是化石记录里的一些蛛丝马迹,以及许许多多的理论。但有一点似乎是清楚的,这种能力是人脑所固有的。因为婴儿学习讲话的过程,比其他任何需要反复试错来学习的过程都要快得多。但这种能力似乎不是只位于人脑的特定区域,而是由相互作用的神经元网络所连接的几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
1700875036
1700875037 黑猩猩无法产生精确的话语,尤其是无法发出元音,因为它们的喉咙里没有腔室,无法进行声音共振,还因为他们的舌头不够灵活,无法自由卷起。人类的喉头往下落,喉咙内进化产生了气腔。喉是一种由肌肉和软骨组成的结构,位于喉咙较高的位置,能够防止食物进入肺部。从人类出生后,我们的喉的位置便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而降低。喉在青少年男孩的身上表现明显,形成喉结。
1700875038
1700875039 对此最好的猜测,是直立人的喉已经开始部分下降,这使得他们可以缓慢地说出一些模糊不清的语言。这种语言发展成完全的符号语言的过程十分缓慢,伴随喉的完全下降,也许经历了50万年,智人才具备了完整的语言能力。某些证据表明,语言在7万年前快速地转变为象征性的语言。
1700875040
1700875041 旧石器时代/石器时代的生活
1700875042
1700875043 英文“Paleolithic”(石器时代)一词分为两部分:“Paleo”在希腊语中意为“老的”,“lithic”意为“石头”。[1]有时,考古学家会使用Paleolithic来指代最早使用石制工具的时期[2],约为260万年前。我在这里用这个术语指的却是现代人类的生活时期,从2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出现,一直到1万年前农耕出现的这一段时间。
1700875044
1700875045 我们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的了解,源于对化石以及现代狩猎采集者(当然,这些人指的是未接触现代化生活的人类)的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不同地域人类的生活千差万别,但是也有一些普遍的特性。
1700875046
1700875047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靠猎捕其他动物和采集水果、坚果和植物根茎为生。因为他们要一直不停地移动,以便寻找充足的食物,他们过的是一种游牧生活。有时,他们也会遇到能提供充足资源、可以定居的地方,比如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区,那里有易于捕捞的鲑鱼,或者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沿岸、美洲中部,或是波罗的海。
1700875048
1700875049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家族群居的方式生活,通常每个群体约有25—50名成员。因为他们迁徙的时候需要带上幼童和全部财产,所以有时他们会丢弃婴儿,首当其冲的便是双胞胎中的某一个,也有可能会遗弃老人,以此来保证能够应付生计。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5—30岁。一天之中,他们用于狩猎和采集的时间约为4—5个小时,如此便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社交。他们通过交换礼物的方式建立或保持互惠关系。
1700875050
1700875051 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严格的自给自足式生活。不同的群体可能会时不时地与其他群体共同举办庆祝仪式或通婚,但是他们无法长期共同生活,因为食物会很快耗尽。人们需要自己进行生育、治病、惩戒和葬礼等活动。如果群体内部的冲突变得严重,那么就会有一部分人离开群体。他们可能会集体做出重大决策,并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和劝导力选举领导者。他们的性别角色很灵活。
1700875052
1700875053 基于对现代狩猎采集者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并将其视为一种亲属关系网络。他们认为植物和动物也有意识和感觉。他们觉得自身和动植物紧密相连,同时对于他们自己的生活领地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会举办大型的舞会,还会像是在与神灵世界沟通似的“灵魂出窍”。他们在洞穴岩壁上绘制华丽的动物画像。他们创造了故事来解释万物出现的过程,讲述如何保证个人和社会福祉,阐述人死后发生的事。
1700875054
1700875055 旧石器时代末期的人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彼此合作。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会因为食物、性或领地的竞争而变得攻击性十足。他们会为了抵御外界其他群体进行合作。他们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复杂群体。
1700875056
1700875057 在最初的1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末期的人类在非洲各地游走。后来,在最先离开非洲的那些人到达中东之后,他们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8.5万年后,他们到达了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地。
1700875058
1700875059 约4万—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从中东继续向东迁徙,进入萨赫尔大陆架,即现在的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约与此同时,他们进入欧洲,之后到了北欧亚大陆的草原和苔原地区。约2万年前,他们到达了西伯利亚,此时正接近最后一次冰期的最盛时期。根据某些最近发现的却有争议性的证据,人们推测约1.3万年前,也有可能最早是在3万年前,他们从西伯利亚到达了美洲大陆。
1700875060
1700875061 这些迁徙表明人类的群体学习是逐渐积累的。人类提升了狩猎、制造工具、旅行、烹饪、制作衣物、建造住所和航海等方面的技艺。那时处于冰川时代,部分海水结冰,海面缩小,但是即使如此,为了到达现如今的澳大利亚,人类肯定借助船只进行了航行。
1700875062
1700875063 冰期情况下,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冰芯和海洋沉积物表明,现代人类出现时,地球气候十分不稳定。一个漫长的冰期始于19.5万年前,持续了约7万年。12.3万—11万年前,地球上的温度和现在相差无几,甚至比现在还要暖和一点——这段时间是温暖的间冰期。间冰期刚开始不到400年,地球上就开始了第二段冰期,一直持续到6万—5.5万年前之间的温度回升。之后便是介于温暖和凉爽之间的振荡期,此时是2.1万—1.7万年前之间,寒冷期逐渐达到极值,温度极低。
1700875064
1700875065
1700875066
1700875067
1700875068 人类迁徙地图
1700875069
1700875070 人类喜欢四处移动。大量的智人到处活动,所以没有任何单一的群体会长期与其他群体隔离,因而不会形成另一个物种。
1700875071
[ 上一页 ]  [ :1.7008750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