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87318e+09
1700887318 是岁也,闰数余十八,正大寒中,在周二月己丑晦。明日闰月庚寅朔。三月二日庚申惊蛰。四月己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
1700887319
1700887320 这年依三统历计算,大小余、朔日干支,列表如次:
1700887321
1700887322
1700887323
1700887324
1700887325 根据三统历计算与上九事核对得:(1)“周二月,己丑晦”;(2)“明日闰月庚寅朔”;(3)“三月二日庚申”;(4)“四月己丑朔”;(5)“是月甲辰望”;(6)“粤六日庚戌”;(7)“翌日辛亥”;(8)“粤五日乙卯”。月日干支完全符合。看来据此可证三统历术的精确。但细思之,有两问题,尚未解决。
1700887326
1700887327 一是:周初历法是否已是遵循三统术严格安排月日;二是:这段文字传本《武成篇》出入极大。
1700887328
1700887329 关于后者,钱大昕说:“《志》三引《武成》,皆孔安国所献壁之真古文。《艺文志》所谓中古文也。颜师古以其与后出古文不同,谓之《今文尚书》。不知伏生所授二十九篇,固无《武成》也。孔颖达以为焚书之后,有人伪为之。汉世谓之逸书。其后又亡其篇。按古文于平帝时,因刘歆之请,立于学官。歆号笃信古文,必不引伪书。伪书载之历谱也。”拙说:周初历法决非三统历术。三统历岁实、朔策疏于六历,哪能上通周初?刘歆所引《武成》,属于孤证。出土《利簋》载:“珷(武)征商,佳甲子朝。”可证传世文献所记甲子克商是有据的;还证克商后第八日为“辛未”。但是还嫌文献不足。古文是刘歆请而后立的。这很可能其中有些东西是根据刘歆的需要而渗进去的。钱氏所见,聊备一说而已。
1700887330
1700887331 这年依三统历计算,有关中气干支如次:
1700887332
1700887333
1700887334
1700887335
1700887336
1700887337
1700887338 依三统历,二月己丑晦,即二月三十日,大寒。三月二日,惊蛰。中间还有立春一个节气,是无中气为闰月的。这个计算与上述“大寒中,在周二月己丑晦”,“三月二日庚申惊蛰”也完全符合。周初历法哪里已经知道无中气之月为闰月,就这点论,又可说明这是出于刘歆的虚构。西周置闰和商代的年终置十三月的方法是相同的。《中》载“隹十又三月庚寅”,《尊》载“隹十又三月辛卯”,《小臣静彝》载“隹十又三月”等是可作为证明的。[52]
1700887339
1700887340 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受命九年而崩,崩后四年而武王克殷。克殷之岁八十六矣,后七岁而崩。故《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凡武王即位十一年,周公摄政五年,正月丁巳朔旦冬至,《殷历》以为六年戊午,距炀公七十六岁,入孟统二十九章首也。
1700887341
1700887342 算释如次:
1700887343
1700887344 文王、武王年岁大事比照如次:
1700887345
1700887346 文王 15 受命88 卒97
1700887347
1700887348 武王 1   73 伐纣82 克殷86 卒93
1700887349
1700887350 武王伐纣,上元以来142109岁。武王卒年,周公摄政为142120。
1700887351
1700887352
1700887353
1700887354
1700887355 这年入甲申统532,积月6580,无闰余;积日194313,小余7,大余33,得正月丁巳朔旦冬至。入统年,以章岁除之,得28尽,是为入29章首。
1700887356
1700887357 后二岁,得周公七年“复子明辟”之岁。是岁二月乙亥朔,庚寅望,后六日得乙未。故《召诰》曰:“惟二月既望,粤六日乙未。”又其三月甲辰朔,三日丙午。《召诰》曰:“惟三月丙午朏。”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
1700887358
1700887359 算释如次:
1700887360
1700887361
1700887362
1700887363
1700887364
1700887365  是岁入甲申统534年
1700887366
1700887367
[ 上一页 ]  [ :1.7008873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