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90466e+09
1700890466 《气英布》剧三折【倘秀才】曲:“咱与你参辰卯酉,谁待吃这闲茶浪酒!”
1700890467
1700890468 《西厢记》剧四本二折【络丝娘】曲:“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露丑。”
1700890469
1700890470 《救风尘》剧二折【逍遥乐】曲:“恰便似日月参辰和卯酉,正中那男儿机彀。”
1700890471
1700890472 《陈母教子》剧二折【一枝花】曲:“我觑著那珠翠金银,我可浑如参辰卯酉。”……
1700890473
1700890474 (见《元剧俗语方言例释》201页,商务版)
1700890475
1700890476 这两条解释,都是有问题的。
1700890477
1700890478 参辰的典故,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
1700890479
1700890480 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灭唐,而封太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
1700890481
1700890482 又《襄公九年》:
1700890483
1700890484 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1700890485
1700890486 参称为晋星,即黄道二十八宿中的参宿。参宿七星,西人属猎户座(ζ、ε、δ、α、λ、x、β Qrion)。辰称为商星,亦称为大火或心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心宿三星,西人属天蝎座(π、ρ、δ Scopins)。参宿与心宿在黄道上位置是相对的,由于地球一日夜自转一周,或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环绕在地球的太空中的黄道二十八宿诸星,人类在地球上看去,那参心两宿就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底。循环不已,像走马灯上相对的两影一样,永远是不会碰见的。这种现象,古人觉察到了,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就与人事联系起来,这样就创造出“阏伯”、“实沈”两兄弟互相征讨的神话故事来了。《图书集成·乾象典》第六十卷曾引《群碎录》云:
1700890487
1700890488 参商,高辛氏二子阏伯、实沈,日相征伐,帝乃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故辰为商星,昏见;参为晋星,晓见,二星昼夜不相见。
1700890489
1700890490 “二星昼夜不相见”,《群碎录》就是依据子产说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这自然现象的。这个典故,在历史上流传衍变下来,就与人事的“不睦”、“分离”联系起来,把人世间的“不睦”、“分离”譬作“参商”或“参辰”了。扬雄《法言》云:“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苏武诗:“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都是用这个意思的。
1700890491
1700890492 卯酉是地支的名称。古人对于十二地支符号的运用,范围是很广的,时间、方位、生肖都可用地支来代表。黄道十二次——玄枵、星纪、析木、大火、寿星、鹑尾、鹑火、鹑首、实沈、大梁、降娄、娵訾,也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的。子是玄枵,齐的分野;丑是星纪,吴的分野;寅是析木,燕的分野;卯是大火,宋的分野;辰是寿星,郑的分野;巳是鹑尾,楚的分野;午是鹑火,周的分野;未是鹑首,秦的分野;申是实沈,晋的分野;酉是大梁,赵的分野;戌是降娄,鲁的分野;亥是娵訾,卫的分野。这十二次就和十二辰、十二分野联系起来了。
1700890493
1700890494 元曲中所用的参辰卯酉,参辰和卯酉相配,就是把参辰两宿,和它们在黄道十二次中的位置相互联系起来。辰星即商星,亦称大火。卯是大火,宋的分野。宋是商的后裔,因而辰卯并提,徐士范所谓“辰居卯”。申是实沈,晋的分野;酉是大梁,赵的分野。《晋书·天文志·十二次度数》云:
1700890495
1700890496 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野。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包括参),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
1700890497
1700890498 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与韩、赵、魏的分野是有关系的。申是实沈,晋的分野,所以参申相配,可说“参居申”,但这里却是参酉相配,而说“参居申”,这是古人措辞阔略处。参辰是黄道上的两宿,参辰与卯酉相配——“参辰卯酉”这种提法,能够显示两者在黄道上的相对位置,较只说“参辰”或“参商”,内容更为完整些。
1700890499
1700890500 《西厢记》说:“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露丑。”这意思是说:“若是使张解元和崔莺莺不睦分离,那就要使崔相国出乖露丑了。”
1700890501
1700890502 (原刊《淮阴师专学报》1981年《活页文史丛刊》第73页)
1700890503
1700890504
1700890505
1700890506
1700890507 古代天文历法释证 [:1700880800]
1700890508 古代天文历法释证 《楚辞》天官叙说
1700890509
1700890510 古者左图右史,所以为读书之助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穿治郦山陵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云:“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是知古者夙有三垣列宿之图矣。(古代帝王陵墓墓穴常有天文、地理绘画。如南京附近祖堂山南唐李昪、李璟的钦陵、顺陵,俱有图像绘刻。顺陵地宫后室顶上画有天象图,钦陵地宫后室顶上画有日月星辰,石板上并刻江河山岳,象征着封建帝王所统治的天地。见1962年2月22日《光明日报》的《南京修缮南唐两陵》一文。)我国星图传世之最著早者,其苏州孔庙所立之宋黄裳之天文图碑乎?至于联系《楚辞》,列之图像,今可知者,则仿自明汪仲弘之所撰也。仲弘曾撰《九重图》、《南北二极图》、《十二支宫属分野宿度图》、《日月五星周天图》、《太阳平道之图》、《列星图》、《明魄晦朔弦望图》,附于其叔汪瑗之《楚辞集解》中,惜已失传。依诸图名义窥之,盖以明时通行天象图,移以说《天问》与《离骚》者。余好天官家言,遂及《楚辞》,读书得间,偶作笔记,因参王逸以来诸家注释,绘之于图。不揣愚昧,冀欲稍加辨识,厘订是非。或便初学,并为图说云尔。
1700890511
1700890512 天极、东皇太一
1700890513
1700890514 极者,犹极限也。《孟子·离娄》云:“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周礼·天官·冢宰》云:“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史记·礼书》云:“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此见古人早有极限的观念矣。《楚辞·天问》云:“斡维焉系,天极焉加?”说天的极限,即天极也。
1700890515
[ 上一页 ]  [ :1.7008904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