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13786
事实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舒曼共振现象。7.83赫兹的舒曼共振是因为研究员罗伯特•贝克(Robert Beck)的实验才广为人知,他做了关于极低频信号,地球共振以及它们对阿尔法脑波频率的作用,这一成果在美国心电学会议上首次展示,并在1970后期出版。理论上说,7.83的脑波频率通常和直觉能力、超感能力相联系。但是说地球只产生7.83赫兹的共振频率是不正确的。由一系列的从7赫兹到50赫兹的不同频率组成了舒曼共振,从7.8赫兹依次逐步递增5.9赫兹(7.8,13.7,19.6,25.5,31.4,37.3和43.2赫兹)。这些共振被认为是不固定的频率,而所有的这些频率也围绕着它们的额定值浮动。这些频率的变化十分常见。例如,基波的舒曼频率在7.0赫兹到8.5赫兹之间浮动。这些频率也在不同的地质区域之间发生着变化,并且经常发生自然的干扰。
1700913787
1700913788
7.83的舒曼共振频率产生于这个共振洞穴之中的宇宙能量,在地球的高传导性的表面和电离层的导电层之间,产生了一个多频率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将这个洞穴填满,并使之产生共振。进而,这些频率创造出了地球的“和声曲调”。
1700913789
1700913790
在随后的章节中将会看到舒曼共振与埃及的金字塔、神圣几何学(sacred geometry)、雷线(ley lines)和其他的一些神圣的地点以及著名的超自然现象地带的联系。它甚至可能对我们的人体也产生作用。
1700913791
1700913792
电磁辐射可由它们自身不同的振动频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
1700913793
1700913794
◆ 无线电波。
1700913795
1700913796
◆ 微波。
1700913797
1700913798
◆ 太赫兹辐射。
1700913799
1700913800
◆ 红外线。
1700913801
1700913802
◆ 可见光。
1700913803
1700913804
◆ 紫外线。
1700913805
1700913806
◆ X光。
1700913807
1700913808
◆ 伽马射线。
1700913809
1700913810
其中无线电波拥有最长的波长,足足有一栋楼那么高。而伽马射线则具有最短的波长,其长度比原子核还短。
1700913811
1700913812
两个相邻接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波长,电磁辐射具有波样和粒子的双重属性。在较长的时间和距离范围内测量,电磁辐射更多地显示出波的属性,在短的时间和距离范围内,则更多地表现为粒子的属性。
1700913813
1700913814
可见光只占了这些多种频率辐射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的可见光,生物都无法通过双眼看见。光线拥有多种不同频率的光谱,这些光谱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频率的光波,并且拥有不同的折射角度。当白光穿过多棱镜时,会被分成不同频率的光波,而光波的波长取决于多棱镜材质的折射率。
1700913815
1700913816
可见光的振动辐射反射到一个物体上,再照进观察者的眼中,就形成了可感知的视觉和影像。人类的大脑又对这些反射来的频率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度、色调、色彩,从而大多数人都能用同样的方式感知同样的物体。换句话说,就是红玫瑰在人们看起来都是红玫瑰的样子,除非有人是色盲。
1700913817
1700913818
或许声音领域的共振类型最美妙动人。声学是研究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科学。其中包括所有存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机械波。声学(Acoustic)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所听到的”。对声学的研究始于公元前1世纪到6世纪之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时期,进而也自然地开始了对音乐的研究。毕达哥拉斯对关于音程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随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也对其作了进一步研究。
1700913819
1700913820
◆◇◆◇◆◇◆◇◆◇◆◇◆◇◆
1700913821
1700913822
次声波:
1700913823
1700913824
◆ 雪崩:地点,深度,时长。
1700913825
1700913826
◆ 流星:高度,方向,种类,大小,位置。
1700913827
1700913828
◆ 海浪:海洋风暴,强度,范围,极端天气,地点,强度。
1700913829
1700913830
◆ 龙卷风:探测,地点,警报,核心半径,漏斗状,先兆。
1700913831
1700913832
◆ 紊流:航空器的躲避,高度,长度,程度。
1700913833
1700913834
◆ 地震:先兆,地震耦合。
1700913835
[
上一页 ]
[ :1.700913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