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15143
印度人把超意识状态看作是智慧的灵魂意识,它与神圣的意识或者精神感知相关。这种意识水平比深度睡眠状态或者梦境都更高,它往往给人一种宇宙意识。印度教的人则超过意识状态,达到了“第四维”的状态,也就是超意识状态,并最终实现和完成转化。
1700915144
1700915145
这些不同的层面也可以分解为身体,理智,精神,个人意识,知识意识及神的意识。而神的意识是为普通人所望尘莫及的。有意思的是,主流的基督教把神的意识比作圣灵,或者真理的灵魂,与天父对话的能力,圣洁的结合体。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这些不同层面的意识状态分为:下意识状态,正常的意识状态,以及超意识状态。
1700915146
1700915147
“人死了还能有意识吗?”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就是在问最终的超意识状态是否能离开生命体而独立存在。临近死亡时(NDE)能看到人的灵魂和意识仍在运转,这时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能看到天使,看到死去,天堂的守卫,已故至亲的灵魂。这是因为直觉的原因,如提高了的警惕感,精神的清晰程度,意识的水平,使我们看到了影像,甚至有时候会看到纠结了很久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
1700915148
1700915149
超意识状态的感知能力,在进行深度冥想、被催眠状态下,或者游离状态时,会更容易发生。此时,人的注意力从日常的交谈与活动中转移了,变得更加放松,沉入了一种更易于感受的状态中。两重世界让位于物我合一的状态,此时,人们更加关注正常感官所忽略的东西。
1700915150
1700915151
◆◇◆◇◆◇◆◇◆◇◆◇◆◇◆
1700915152
1700915153
玛丽的故事:
1700915154
1700915155
很多年以前,有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时我刚完成了冥想,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睁开眼睛时,发现我周围的东西不再以物理状态存在了,而是变成了光波。我能感觉到床的位置,窗子和桌子的位置。因为固体的振动更快,我记得它们比透过窗子照进屋里的阳光振动得还要快。虽然这个状态当时只持续了半分钟,但是它足以使我相信,它们都在振动,直到它们又回到固体的状态,稳稳地摆在那里。我看到了现实之间的一线光。我没法儿证明,也没法儿再经历一次,但是这次经历给我指明了后来的研究方向,即量子物理学,物质/波动二重性。难道我看到世界的真实样子了吗?难道物体是在人们看到它的时候,才会变成一定的形状并处在一定的位置吗?这个经历实在太有意思了,所以我马上注册了当地“精神科学教堂”牧师的课程。在后来的几年,我一直在研究量子物理,发现有一位被测试者有过跟我同样的经历,这对我更好地理解波动/物质的二重性和超位置性有极大的帮助。只有亲眼见到,你才会相信!
1700915156
1700915157
◆◇◆◇◆◇◆◇◆◇◆◇◆◇◆
1700915158
1700915159
量子物理学认为,超位置现象是指一个完整物体的两个部分即使彼此间空间距离很大,它们也能与彼此进行“交流”,它们的信息互通速度甚至比光速还快。如果其中一个部分垂直旋转,那么另一部分就会同时相应地进行水平旋转。当然,这得是物体的两个部分空间距离超过了“一光年”时才能发生。经典物理学一直主张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就连爱因斯坦(Einstein)也不相信这会发生,他把这种现象称为“那个地方闹鬼了”。然而,在爱因斯坦去世后,人们证实他的话是错的。超位置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1700915160
1700915161
我们还知道,量子物理实验的结果之一是“超量”状态。处于该状态时,物质同时以波和物质的形式存在,直到波动停止,物质就会呈现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状态下。这个临界位置,即在波动停止前,与超意识领域具有某种同一性,从这个临界点开始,物质和形式都变成了思想和经历。在波动停止前,物质只是量子世界中的一种存在可能性,正如想法在付诸行动或者表达出来之前一样,它也只是大脑中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波动没有被注意到,它就依然以波的形式存在着,在时空里面蔓延。因此,那种波可以在任何时间出现在任何地方,直到被人们注意到。
1700915162
1700915163
“信息可以超光速进行传播”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精神和想法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精神和人体之间有种非常隐晦的联系,正如物质与量子之间存在的那种关系一样。个人意识之于超意识状态就好比大脑之于精神;一个是关注其组成部分的个性,另一个则更加侧重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1700915164
1700915165
关于超自然,似乎人的意识和大脑都有自己的盲区。迪恩•瑞丁(Dean Radin)是《思想的纠缠》(Entangled Minds)的作者,他发表在《新黎明杂志》(New Dawn Magazine)的文章中写道:“为什么是格瑞拉(Gorilla)?为什么别人看不到这些灵异现象?”我们的“无意识的忽略”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的感知系统在“没意识到的状态下就自动过滤掉了所接触到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人实际上接收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信息,大概只是在我们感知范围内信息的万亿分之一。在这仅有的少量信息基础上,大脑开始加工并构建感知。”
1700915166
1700915167
文章最后一句话非常发人深省。人的思想使人选择性过滤了某些信息。如果回到过滤前的原始信息去,就会发现之前眼睛忽略掉的一些东西。瑞丁认为,人类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排斥灵异现象,那些听来的奇异经历,比如心灵感应和透视,表明人们之间的联系远比日常生活中的时空联系紧密得多。
1700915168
1700915169
瑞丁认为,事实就在眼前,可人们却“看不见”它。他说,可以想象一个不明飞行物啪地一声落在了白宫外面的草坪上。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法儿找到这么明显的证据,要不然它就会被立马传到优酷上了。而我们能获得的证据是,时不时有报道称,有人拍到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了美国国会上空,与此同时,雷达或者飞行员也探测到了这些飞行物,地面上还有不少目击者。瑞丁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这大量的证据还不足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吗?1952年,在华盛顿确实有目击者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他称之为视觉通路,选择证据,这些妨碍了超自然现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像是不断地根据“要求”重复一种研究,而最终却鲜有成果。
1700915170
1700915171
不管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反复制造出“见鬼”的画面,都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有无数人确实见过“鬼”,而且画面场景还各不相同。因此,如果说感知可以把“鬼”放到我们前方的路上,那么意识就是迎面驶来的那辆车上的司机,大脑也可能充当一个后座驾驶的角色。信仰超自然,或者无神论,会触发大脑里的视觉感知模式,使我们要么更有可能看见幽灵或者外星人,要么什么也看不见。大脑可以随时找到一种模式,即使是那些自然科学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说,有人能在一叠儿玉米片中看到已故亲人的面容。这些也许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从我们还是婴儿时,这种识别“脸”的能力就已经具备了。从婴儿能看见东西起,他就能区分不同的脸,这是大脑的一种本能。如果婴儿不能识别人的脸,他也许就不会笑,也就不能逗他们的父母开心,那就有可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现在,几乎每个婴儿都能很快识别人脸,然后给你一个天真的“没牙”微笑。
1700915172
1700915173
认知心理学家发现,人体大脑的宗教信仰或者超自然信仰,跟进行推理和感知时有着同样的过程。大脑吸收大量的信息(但仍遗漏了大部分信息,如上文所述),得使用各种模式及方法来厘清这些混乱的信息,这当然还包括无法用科学进行合理解释的超常事件。而大脑可以不管这个,如果能找到合理的模式,它就会一直使用。这一点能找到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依据。生理上,大脑会在新模式间建立起新的神经联系;心理上,它会不断寻求感知理解信息的合理模式。
1700915174
1700915175
然而,在感知或经历超常现象的过程中,或者在宗教信仰中,除了大脑发挥重要作用以外,意识也起着关键作用。西格蒙德(Sigmund)和卡尔•荣格把意识作了如下划分:
1700915176
1700915177
◆ 意识——清醒状态,能同时关注内部和外部状况。
1700915178
1700915179
◆ 前意识——掩藏的记忆,潜伏的记忆,惯性的想法,自动状态,思想的审查。
1700915180
1700915181
◆ 无意识——抑制的记忆,忘记的知识和记忆以及真实的无自我意识本我。
1700915182
1700915183
◆ 集体无意识——本能,直觉,种族记忆,基因记忆,基本思想和公众意识。
1700915184
1700915185
马克•赛弗尔博士(Marc Seifer,PhD)在他的《超光速:意识,量子物理和第五维》(Transcending the Speed of Light: Consciousness, Quantum Physics and the Fifth Dimension)中用这个模式表明,个人思想的深层次更有超越性。他还说,“超常行为通过通灵或者有意识状态下的正常记忆都可能发生,它们都来自无意识状态下的同一过程。也就是,从前意识到清醒的有意识状态。”这使得超常想法与正常想法变得难以区分。同样,梦境中出现的超常信息也会经过同样的“审查”而扭曲了本来面目,比如意象,同现实生活发生的情况类似。这也使得人们很难意识到,梦境说不定是一种心灵感应,而不是简单的我们无法弄明白的奇怪的梦。
1700915186
1700915187
更进一步,集体的无意识可能是一种“共振频率”,把所有个体的意识联系在了一起,使个体能分享彼此的想法。超感应能力(ESP)、“千里眼”等各种超自然的能力,都是由于信息或者说意识的交流,而这在普通条件下很难实现。从源头上,每个人都彼此联系,在下一章中,将对这一源头进行详细的阐述。
1700915188
1700915189
荣格详细地描述了可能把单个的人联系在一起的集体无意识。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更为强烈,他们彼此个人意识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和大脑。物理学家大卫•勃姆(David Bohm)认为,这种精神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也同样存在。在这个看不见的领域中,每个事物都彼此联系着,虽然这种联系在现实的三维世界中,并不能看见、触摸、品尝、感觉或者听见。
1700915190
1700915191
赛弗尔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心灵感应或者同时进行是因为共振模式的作用,这与大脑的结构、脑电波的频率——即脑电波在什么频率时能充当超感应能力的传递者——相关。从阿尔法脑电波图(Alpha EEG)可以看到,其频率为8赫兹。当处于阿尔法脑电波状态时,人体处于深度放松的状态。麦克尔•伯辛格(Michael Persinger)的研究表明,超感应能力在阿尔法脑电波状态更易于发生。阿尔法波与地球的共振波一样,所以,那些具有超能力的人是因为他们的颞脑叶(大脑组织),选择了这个跟地球电磁场共振一致且敏感的波段。
1700915192
[
上一页 ]
[ :1.7009151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