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18823
10年后,当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之时,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等人早已得出了其数学形式的关键部分。然而,最耀眼的成就再一次被爱因斯坦获得。它需要天才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外部实在的数学描述中的弯曲空间与共识实在中的万有引力是等价的。
1700918824
1700918825
为了理解这究竟有多困难,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精灵来到了牛顿临终的病榻前,声称可以满足他最后一个愿望。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牛顿作出了决定:
1700918826
1700918827
“请告诉我,300年之后的万有引力方程。”
1700918828
1700918829
精灵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广义相对论的所有方程。作为一个好心的精灵,它还将其翻译成了当时使用的老式数学符号。那么,牛顿能很快看出这是对他自己理论的一般化概括吗?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1700918830
1700918831
量子力学横空出世后,连接外部实在和共识实在的困难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这体现在,100年后的今天,物理学家依然在争论如何诠释这个理论。我们在第7章中看到,在描述外部实在的希尔伯特空间中,波函数随时间发生着确定的变化,但在共识实在中,一切却好像又是随机发生的,其概率分布可以用波函数来近似计算。量子力学出现30年后,埃弗雷特才发现了怎样调和这两种实在。又过了10年,才有人发现了退相干,这对理解外部实在中的宏观叠加态为何没有出现在共识实在中,是至关重要的。
1700918832
1700918833
今天,理论物理学家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统一量子力学和万有引力。基于此领域的历史进展,我预言,如果人们发现了量子引力学正确的数学理论,它将打破纪录,成为最难诠释的理论。设想一下,假如在下一场量子引力学会议前夕,我们的精灵朋友再一次闯进会议室,在黑板上写下了终极理论的方程式。参会者们真的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吗?次日清晨,他们是否能意识到前一天黑板上擦去的是什么东西?我深表怀疑!
1700918834
1700918835
总结一下,我们对实在的追寻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分别解决:一是认知科学的大挑战,二是物理学的大挑战。认知科学旨在将共识实在与内部实在连接起来,而物理学旨在将共识实在与外部实在连接起来。这两个挑战都令人望而生畏。共识实在看起来似乎充满了坚实稳定的物体,但实际上,如果把一块石头放大1015倍,你会发现,在恒久振动的粒子之间,只有空荡荡的空间。共识实在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故事都在三维的空间内上演,然而,我们将在第10章中看到,爱因斯坦的研究暗示着改变是一种幻觉,时间只是恒常时空中的第四维,永不创生、永不消亡,像刻录着一部电影的DVD碟片一样,包含着整个宇宙历史。量子世界感觉起来是随机的,但是在第7章中我们看到,埃弗雷特的研究暗示了,随机性也是一种幻觉,它只是思想在无数平行宇宙中被克隆时的一种感觉而已。而量子引力论的世界感觉起来什么样呢?——好吧,要弄清这个问题,物理学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1700918836
1700918837
在本书接下来的部分里,我们将聚焦在物理学问题上,并将其推至逻辑的极境。有了我们对共识实在所知的一切,外部实在究竟又是什么样呢?它终极的本质是什么?
1700918838
1700918839
1700918840
1700918841
1700918842
1700918843
穿越平行宇宙
1700918844
1700918845
◆尽管只存在一个真实的实在,却存在若干个互补的视角。
1700918846
1700918847
◆在你脑中的内部实在中,你所拥有的关于外部实在的信息只是通过感官传输进来的一个小样本。
1700918848
1700918849
◆这些信息在许多方面都被扭曲了,但它除了能告诉你外部实在之外,或许还能告诉你感官和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尽管这尚有争议。
1700918850
1700918851
◆在外部实在和内部实在之间,还有一个区域,叫作“共识实在”。这是所有拥有自我意识的观察者一致认同的物理世界共有描述。
1700918852
1700918853
◆道格拉斯·亚当斯戏谑的所谓“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问题的答案”可以被清楚地分为两个部分,并能分别进行解决:物理学的挑战和认知科学的挑战;物理学的挑战旨在从外部实在中得出共识实在,而认知科学的挑战旨在从共识实在中得出内部实在。
1700918854
1700918855
◆本书接下来的部分将聚焦在两个挑战中的第一个部分,也就是物理学。
1700918856
1700918857
1700918858
1700918859
1700918861
1700918862
穿越平行宇宙
1700918863
1700918864
1700918865
1700918866
1700918867
穿越平行宇宙 哲学就写在这本伟大的宇宙之书中,它永远敞开,充盈着我们的视线。然而,在你理解书中的语言和符号之前,你不可能理解它。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就的,它的符号就是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状。如果没有这些符号,人类就完全无法理解书中的字句,并将会永远迷失于黑暗的迷宫中。
1700918868
1700918869
伽利略
1700918870
1700918871
《试金者》(The Assayer,1623)
1700918872
[
上一页 ]
[ :1.7009188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