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20001
◆数学宇宙假说本质上是可检验的,也是可证伪的。
1700920002
1700920003
1700920004
1700920005
1700920007
1700920008
穿越平行宇宙
1700920009
1700920010
1700920011
1700920012
1700920013
穿越平行宇宙 这就是世界完结的方式,不是砰的一声垮掉,而是轻轻啜泣着消亡。
1700920014
1700920015
托马斯·艾略特(T.S.Eliot)
1700920016
1700920017
《空心人》(The Hollow Men)
1700920018
1700920019
未来不是过去曾有的样子。
1700920020
1700920021
尤吉·贝拉
1700920022
1700920023
条条大路通罗马
1700920024
1700920025
我很荣幸,因为你——我亲爱的读者,与我一起在探索实在之路上走了这么远,来到了本书最后。我们已经旅行了很远,从星系外的宏观世界到原子内的微观世界,见识了实在世界的宏伟壮丽,以及四个不同层次的平行宇宙。这是我童年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
1700920026
1700920027
这一切是如何调和在一起的呢?图12-1展示了我的想法。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追寻了“万物有多大”的问题,探索了前所未有的宏大尺度:我们所在的地球位于一个星系内,这个星系位于一个宇宙内,这个宇宙位于一个充满了分身的第一层多重宇宙中,而这个第一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更加多样化的第二层多重宇宙中,这个第二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量子力学的第三层多重宇宙中,而这个第三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数学结构的第四层多重宇宙中。
1700920028
1700920029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追寻了“万物由什么组成”的问题,探索了极其微小的尺度:我们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基本粒子组成,而基本粒子都是纯粹的数学结构,因为它们仅有的性质都是数学性质。尽管我们尚不知道这些粒子是否还能分解成更小的结构,但是,弦理论及其竞争理论都暗示着,任何更基本的组成部分也都是纯粹数学性的。
1700920030
1700920031
从上述意义上说,尽管我们两段冒险前进的方向是相反的,分别指向极大和极小,但是它们最终都来到了同一个地方——数学结构的国度。
1700920032
1700920033
1700920034
1700920035
1700920036
图12-1 当我们追问万物由什么组成,并拉近距离,从微小的尺度上观察世界时,我们发现物质的终极组成材料是数学结构,它们的性质都是数学性质。当我们追问万物有多大,并把距离拉远时,我们回到了同样的境地:数学结构的国度,更准确地说,是所有数学结构组成的第四层多重宇宙。
1700920037
1700920038
与“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一样,我们追寻的两条通往实在之路都把我们引向了数学。这个优雅的汇合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一个数学结构中可以包含其他数学结构,这解释了物理学所揭示的所有数学规则,而这些数学规则都是我们完备外部实在的那个宏大数学结构的某些方面,或者是对其的近似。在最大和最小的尺度上,实在的数学结构逐渐显露真容,但它很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人类通常只会注意到不大不小的中间尺度[71]。
1700920039
1700920040
是怪诞离奇,还是明日之星?
1700920041
1700920042
我已经为你描绘出了我眼中的终极物理实在的图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个实在非常美丽,美得让人窒息,并且宏伟壮丽、启发人心。但是,它是真实的吗?有没有可能这幅图景只是在误导我们,那些壮丽只是海市蜃楼?你真的生活在一个多重宇宙中吗?有没有可能,整个问题都很愚蠢,存在于科学的范围之外?请听我为你解释。
1700920043
1700920044
多重宇宙曾遭到权威的一贯漠视:1600年,布鲁诺因坚持空间无限的多重宇宙而被烧死在火刑柱上;1957年,休·埃弗雷特和他的量子多重宇宙被物理领域的就业市场“烧毁”。我也曾直接感受过这种无情火焰的炙烤:某些权威同行认为我的多重宇宙论文太过疯狂,警告说那会毁掉我的未来。但是最近几年,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行宇宙变得流行起来,出现在书籍、电影甚至笑话里:“你在许多平行宇宙里都通过了考试,但这个没有。”
1700920045
1700920046
1700920047
1700920048
1700920049
扫码获取乔治·埃利斯的论文。
1700920050
[
上一页 ]
[ :1.7009200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