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923338e+09
1700923338
1700923339 现在我们终于要探讨预告中的问题,当一种可能的绝缘体,由于最高的满能带和最低的空能带之间的能隙“足够小”,而表现得类似导体,这时会发生什么?到了这个阶段,值得介绍一些术语。最高(能量)的充满电子的能带,称为“价带”,而在这之上(要么为空,要么为半满)的能带称为“导带”。如果价带和导带重叠(实际上有时确会如此)则根本没有能隙,而可能的绝缘体就会成为导体。如果有能隙但“足够小”,会怎么样?我们已经指出,电子可以从电池中接受能量;因此可以假设,如果电池很强劲,就能提供一次足够有力的推动,将一个靠近价带顶部的电子投射至导带。这是有可能的,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在此,因为常见的电池并不能产生足够有力的推动。如果用一些数字来说明,通常电场在固体内部是几伏特[175]每米的数量级;而我们需要几伏特每纳米的电场(即比通常的情况强十亿倍),才能提供足够的推力,使电子获得从价带跃升至导带所需的电子伏特[176]级的能量。更有趣的情形是,电子可以从组成固体的原子中获得推动。这些原子并不是僵直地待在相同位置,而是略微四处抖动;固体愈热,抖动愈强,而抖动的原子能够传递给电子的能量比常用的电池要多太多,足以使电子的能量提升几电子伏特。在室温下,电子实际很少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因为在20°C时,典型的热能约为1/40电子伏特。但这只是个平均值,固体中有极大数量的原子,所以这种冲击偶尔也确实会发生。当冲击发生时,电子可以从其价带牢狱中跃至导带,在那里它们有可能吸收来自电池的微弱推动从而引起电流。
1700923340
1700923341 在室温下,如果材料中能有足够数目的电子以这种方式从价带提升到导带,材料就会得到特殊的名称,叫作半导体。在室温下,它们可以承载电流;但当冷却以后,它们中的原子抖动减弱,导电能力消失,因此变回绝缘体。硅和锗是半导体材料的两个经典例子;由于其双重性,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的确,要说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应用彻底改变了世界,一点也不夸张。
1700923342
1700923343 [159]至1984年称为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2007年以后称为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由加拿大发明家和企业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创建;他于1847年生于英国爱丁堡,1922年卒于今天的加拿大诺省美山庄园。
1700923344
1700923345 [160]威廉·布·肖克利,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1989年卒于美国加州斯坦福,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
1700923346
1700923347 [161]这是他1956年诺贝尔奖获奖演说的摘录。(原书注)
1700923348
1700923349 [162]出于这次讨论的目的,我们忽略了电子的自旋。如果想象两个电子的自旋相同,则我们所说的仍然适用。(原书注)
1700923350
1700923351 [163]鲍里斯·波多尔斯基,1896年生于今天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塔甘罗格,1966年卒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犹太裔美籍物理学家。
1700923352
1700923353 [164]纳森·罗森,1909年生于美国纽约,1995年卒于以色列海法,犹太裔美籍以色列籍物理学家。
1700923354
1700923355 [165]这里的民主和平等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政治理论中的提法。
1700923356
1700923357 [166]前面说过,我们考虑两个全同电子,即它们的自旋也相等。(原书注)
1700923358
1700923359 [167]倒置部分与正置部分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1700923360
1700923361 [168]只要质子的相对运动不太快。(原书注)
1700923362
1700923363 [169]这对驻波成立;这种情况下,钟的大小和指针在12点方向的投影成正比。(原书注)
1700923364
1700923365 [170]你会认为有四个波函数,是对应于已绘出波函数的上下倒置;但如前所述,它们与已经画出的是等价的。(原书注)
1700923366
1700923367 [171]这里原文有歧义。对于三维空间中的锂原子组成的原子链,n=2能带可以有l=0和l=±1三种情形;只有l=0的能带是半满的(称为2s能带),其他两种情形对应的能带都是空的。但是如果考虑一维中的势阱链模型,则只有n这一个量子数,没有l等,因此原文表述也可以接受。
1700923368
1700923369 [172]来自格奥尔格·欧姆(Georg Ohm),1789年生于今天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埃尔朗根,1854年卒于今天的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德国物理学家。
1700923370
1700923371 [173]指绝对温标,等于摄氏-273.15度;不存在比这更低的热力学温度。
1700923372
1700923373 [174]snakes and ladders,一种源自古印度的图版游戏;玩家在方格棋盘上轮流掷骰子移动到相邻格子,若抵达有蛇或梯的格子,就会移动到相连的其他格。
1700923374
1700923375 [175]volt,电压单位,得名自亚历山德罗·伏特(Alessandro Volta),1745年生于现在的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科莫,1827年卒于同地,意大利物理学家。
1700923376
1700923377 [176]在讨论原子中的电子时,电子伏特是非常方便的单位;它也广泛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它是一个电子在被1伏特电势差加速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能量。这个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量化能量的办法。要感受其大小,可以考虑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要从它那里完全释放一个电子,需要13.6电子伏特。(原书注)
1700923378
1700923379
1700923380
1700923381
1700923382 量子宇宙 [:1700921910]
1700923383 量子宇宙 第九章 现代世界
1700923384
1700923385 1947年,人们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177]。直至今天,厂商每年制造超过1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个晶体管,这相当于全球70亿人每年消耗米粒总量的100多倍。1953年,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器诞生于曼彻斯特,含有92个晶体管。今天,用一粒米的价钱就能买到超过10万个晶体管,而你的手机中则有约10亿个。在本章中,我们会描述晶体管如何工作,这也是量子理论最重要的应用。
1700923386
1700923387 上一章中我们看到,导体之所以为导体,是因为一部分电子位于导带。因此,它们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当连上电池时,可以在导线上“流下”。把它们比作流水是十分恰当的;电池让电流流动起来。我们甚至可以用“电势”的概念来理解这种观念,因为电池产生电势,一种传导电子的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势造就了“下坡”之势。因此,电子在材料的导带中沿着电池产生的电势“滚”下,在此过程中获得能量。这就是我们在上一章中谈到的微小推动的另一种思考方法:除了说电池引入的微小推力使电子加速,也可以引用一个经典的比喻——如水之就下。这对于电子传导电力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也是我们在本章余下部分要使用的思考方法。
[ 上一页 ]  [ :1.7009233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