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92567e+09
1700925670 模糊星云的角位移就根本无从谈起了。这样,星云的身份只有留在被忘却的场所了。
1700925671
1700925672 随着每个10年的过去,天文学家在建造日益强大的望远镜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这些望远镜基本上都建在晴空无云的高海拔地区(不像爱尔兰)。虽然在他们的案头还有其他问题,但天文学家们特别迫切地想要搞清楚星云的真实身份,如果不能通过测量它们的距离来判断,那就得想办法寻找其他重要线索来揭示其性质。
1700925673
1700925674 建造望远镜的下一位大师是古怪的百万富翁乔治·埃勒里·海耳。事实表明他比罗斯爵士更沉迷。海耳出生于1868年,当时家住芝加哥北拉萨尔街236号。1870年,全家搬到了海德公园的郊区,有幸避开了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那场大火烧毁了18000座建筑物,包括他的老家。这座城市由此变成了建筑师手中的白板,接着,九层高的家庭保险大楼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高楼,而且在建筑设计上为芝加哥和美国其他许多城市的建筑开创了新趋势。海耳的父亲,威廉,早先是一位苦苦挣扎的推销员,但他足够聪明,搞到了贷款,并成立了一家为芝加哥摩天大楼提供必需的电梯的公司。最终,他甚至为艾菲尔铁塔修建了电梯。
1700925675
1700925676 家庭变得富裕后,就有能力让小乔治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兴趣方面放纵一把了。他们不知道,他童年的迷恋会演变成成年后的痴迷。事实上,海耳长大后就成为一连串世界级望远镜的制造者。他的第一个大项目开始,他便从西海岸的天文学家那里翻捡拾取一些已不用的镜头,他们刚刚放弃了自己建造望远镜的计划。海耳的雄心是要把这些镜头组合成一架40英寸(1米)口径的折射望远镜,他还想围绕这架望远镜建立一座完整的多功能天文台。
1700925677
1700925678 海耳为他的新望远镜和天文台向查尔斯·泰森·叶凯士寻求资金支持。叶凯士是一位交通领域的大亨,他通过建造芝加哥高架轨道交通系统挣了些钱,这套系统直到今天仍在服务于这座城市。叶凯士曾是个被定罪的骗子,所以海耳试图说服他,赞助天文台建设将有助于他洗刷污点并获得芝加哥上流社会的接纳。海耳还利用叶凯士嗜好胜人一筹的心理,向他指出富裕的土地投资家詹姆斯·利克已资助加州设立了利克天文台。他开始用口号“击败利克(Lick the Lick)”来游说叶凯士,因为他的新望远镜将让利克天文台相形见绌。
1700925679
1700925680
1700925681
1700925682
1700925683 图38 1910年,安德鲁·卡内基和乔治·埃勒里·海耳在威尔逊山上,圆顶房屋的外面是60英寸的望远镜。百万富翁卡内基(左)站在斜坡上端,看上去显得高一些——这是他与其他人一起照相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
1700925684
1700925685 为海耳的不懈努力所折服,不久叶凯士便决定拿出50万美元赞助天文事业,从而使叶凯士天文台成为芝加哥大学的一部分。捐献仪式结束后,一家报纸发了一篇大标题为“叶凯士闯入社会”的文章来突出这个骗子的新建立的地位。但对叶凯士不幸的是,这个标题过于乐观了。他仍未能被芝加哥精英阶层所接受,于是他移居伦敦,致力于发展那里的地铁系统,尤其是皮卡迪利线。
1700925686
1700925687 叶凯士天文台位于芝加哥北部120千米外的威廉姆斯湾社区附近。这个镇仍然依靠蜡烛和煤油灯照明,因此天文学家知道,天体微弱的光不会被明亮的电灯所污染。甚至离得最近的使用电灯的社区——度假胜地日内瓦湖——也在10千米外。这架望远镜,长20米,重6吨,于1897年完成。它由一台20吨重的机器导向,这台机器专门设计用来操纵望远镜的指向,并能够保持与地球自转同步。通过这种方式,被检查的恒星或星云就能够始终留在仪器的视场内。它曾是,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同类望远镜中最大的望远镜。
1700925688
1700925689 不过,海耳还是不满足。10年后,他从卡内基研究所筹集到资金,决心将望远镜建造工程的极限推向更远——他要在加州帕萨迪纳附近的威尔逊山上建立一台口径60英寸(1.5米)的望远镜。这一次他用一面镜子而不是一个透镜,因为一个60英寸的透镜因自身的重量而下垂。他将他对更宽、更长、更灵敏的望远镜的追求描述为“美国人”的症状,即贪得无厌的野心被看作是最好的。不幸的是,海耳渴求完美的强迫症和管理重大项目的责任心变成了自我毁灭。由于过度的紧张,他患上了间歇性抑郁症,这个病症最终迫使他去缅因州的一个疗养院待了几个月。
1700925690
1700925691 在他开始实施他的第三个项目——威尔逊山的100英寸(2.5米)的望远镜——后,他的精神健康进一步恶化。作为他的反射镜的基础,海耳从法国定购了一件5吨重的玻璃盘,当时的报纸称其为横渡大西洋的一件最有价值的商品。但是,当它到达后,海耳团队最关心的是这件玻璃制品的强度和光学质量,结果他们发现,玻璃竟然含有微小的气泡。埃维莉娜·海耳目睹了这个最新项目给她丈夫带来的痛苦,并开始讨厌给他带来困扰的这个巨型镜头:“我真希望这块玻璃葬身海底。”
1700925692
1700925693 这个项目似乎注定要失败。在精神极度紧张期间,海耳曾出现幻觉,受到一个绿色小精灵的造访,而这个小精灵很快便成为他倾诉他的望远镜计划的唯一的人。小精灵通常是报以同情,但偶尔也会嘲笑他。海耳对一位朋友感叹道:“如何逃离这种新的持续不断的折磨形式,我真的不知道。”
1700925694
1700925695 在洛杉矶五金件巨头约翰·胡克的资助下,100英寸的胡克望远镜最终在1917年完工。11月1日那天晚上,海耳有幸成为通过目镜观测天空的第一人。他被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木星上重叠有6个幽灵般的行星。人们立即想到的是这可能是玻璃中的气泡这一光学缺陷在捣鬼。但冷静下来后他们很快想出了一种替代的解释:完成全部安装那天,工人们一直让观测台的屋顶敞着,因此阳光一直在加热镜子,从而有可能使镜面变得扭曲。于是天文学家们停了下来,一直等到凌晨3点,他们希望这么长的冷却时间应该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夜晚的寒意中,海耳的第二次观天看到的要比历史上任何一次观察都更清晰。胡克望远镜能够展示出以前因为光线太微弱在任何其他望远镜上根本无法看清的星云。它是如此灵敏,甚至能检测到15000千米外的一支蜡烛。
1700925696
1700925697 海耳仍不满足。他在“更高的集光本领”的指导思想的驱动下,又开始了建造200英寸(5米)的望远镜的工作。他的执着可谓众所皆知,后来这段故事被电视制作者拿来作为《X档案》里的一段情节——穆德对斯库利解释道,这其实是小精灵就筹款事宜给海耳的一个建议:“实际上,这个点子是一天晚上海耳在玩台球时小精灵向他提出的。小精灵爬上他家的窗口,告诉他可以找洛克菲勒基金会去要建造望远镜的钱。”斯库利评论说,穆德想必肯定知道,他不是看到绿色精灵的唯一的人,但是穆德回答道:“在我看来,有一群小绿人。”
1700925698
1700925699 遗憾的是,海耳没能活着看到自己的200英寸的望远镜工程的竣工。但他能够亲眼看到他的40英寸、60英寸和100英寸的望远镜带来的影响,它们每一个都进一步揭示了,星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纷繁。然而,这些天体的确切位置仍然是一个谜。它们到底是我们银河系的一部分,还是远离我们的自成一体的遥远星系?
1700925700
1700925701 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在1920年4月达到白热化。当时美国国家科学院计划在华盛顿举办一场被后世称为“大辩论”的讨论会。科学院决定,会议应当将关于星云本质的两个对立阵营汇集到一块儿,在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面前就相关问题展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银河系包含整个宇宙,当然也包括星云,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就强烈坚持这种观点,他们选派了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天文学家哈洛·沙普利,来代表他们出战这场论战。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星云都是自成一体的星系,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利克天文台,他们推荐希伯·柯蒂斯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1700925702
1700925703 说来也巧,两位敌对的天文学家乘坐同一趟列车从加利福尼亚州来华盛顿。这是一趟尴尬、令人难受的旅程——两位天文学家在奔驰4000千米的火车上就直接面对面地干起来,每一方都注意避免过早地卷入以后的辩论。而且这种情形因为各自的性格反差而变得更加严重。
1700925704
1700925705 柯蒂斯顶着一副杰出天文学家的优越光环和声誉,一向以说话权威和信心十足而著称,谈起即将到来的论战可说是津津乐道。与此相反,沙普利很紧张,被震摄住了。这个从密苏里州来的贫穷农民的儿子,迷迷糊糊地闯进天文学领域,更多的是靠运气而不是判断。十几岁上大学时,他原本想学新闻学,但这门课被取消了,于是他必须找一门新课来替代:“我打开课表,能选的第一门课是a-r-c-h-a-e-o-I-o-g-y(考古学),我都发不好这个词的音!……于是我又翻过一页,看到a-s-t-r-o-n-o-m-y,这个词我念得出来——就它了!”
1700925706
1700925707 到了大辩论这年,沙普利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新一代有前途的天文学家的地位,但他还是感到柯蒂斯浓重的阴影笼罩着自己,因此,当他们乘坐的南太平洋列车在亚拉巴马州抛锚时,他高兴地感到终于有机会摆脱对手的恐吓性做派了。沙普利把时间花在了寻找车厢周围的蚂蚁上,这方面他已经研究并收集了许多年。
1700925708
1700925709
1700925710
1700925711
1700925712 图39 大论战的两个主角:年轻的哈罗·沙普利(左),他相信星云位于银河系之内;资深的希伯·柯蒂斯,他认为星云是独立的星系,远在银河系之外。
1700925713
1700925714 当大辩论的夜幕终于降临时,沙普利的神经已被会议议程的主要事项——长篇大论的颁奖仪式——弄得极度疲劳。对获奖者的表彰和获奖者的演讲似乎没完没了。当时没有一滴酒可以帮助提振精神,因为禁酒令在那年的早些时候开始生效。在台下,爱因斯坦低声对他的邻座说道:“我刚刚得到了一个关于永恒的新理论。”
1700925715
1700925716 最后,大辩论终于占据了舞台中心,当晚的主项正式拉开序幕。沙普利率先开始发言,他给出了星云在银河系内的理由。在演讲中,他依靠两个证据来支持他的观点。首先,他讨论了星云的分布,它们一般都处于银河系扁平平面的上方或下方,极少在银盘平面本身之内,这个带状区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隐带。沙普利这样来解释这种情形,他声称星云是一团孕育新生恒星和行星的气体云。他认为,这样的云团只存在于银河系的上方和下方可触及的地方,并随着恒星和行星的逐渐成熟而飘向平面的中心。因此,他可以根据银河系是唯一的星系这一点来解释隐带。然后,他转向他的对手,声称隐带与他们的宇宙模型不兼容:如果星云代表的是穿插在整个宇宙中的星系,那么它们应该出现在银河系周围的各个地方。
1700925717
1700925718 沙普利的第二个证据是1885年曾出现在仙女座星云的一颗新星。顾名思义,新星不是新的恒星,而是一颗原先非常暗淡的恒星在亮度上突然增强的结果,其能源得自对其伴星的盗取。1885年的这颗新星的亮度只有整个仙女座大星云的亮度的十分之一,如果仙女座只是由位于我们银河系边缘上的少量恒星构成的话,这一点就非常好理解。但如果仙女座,像他的反对者所声称的那样,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星系,那么它就将由上千亿颗恒星组成,而新星(其亮度是仙女座的十分之一)就会像亿万颗恒星加起来一样亮!沙普利认为这是荒谬的,因此唯一合理的结论就是,仙女座星云不是一个独立的星系,而只是我们银河系的一部分。
1700925719
[ 上一页 ]  [ :1.700925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