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27307
就像人们看到的那样,
1700927308
1700927309
更紧密地挤在一起!”
1700927310
1700927311
“你给我下套!”
1700927312
1700927313
霍伊尔暴跳如雷,
1700927314
1700927315
他的发言开始语无伦次。
1700927316
1700927317
“每天早晚新物质都在诞生。
1700927318
1700927319
这幅图像是不变的!”
1700927320
1700927321
“别胡扯了,霍伊尔!
1700927322
1700927323
我的目标就是挫败你”
1700927324
1700927325
(有趣的开始)。
1700927326
1700927327
“而且一会儿,”
1700927328
1700927329
赖尔继续道,
1700927330
1700927331
“我就会让你恢复理智!”
1700927332
1700927333
图(文)95乔治·伽莫夫写的这首打油诗最早出现在他的《汤普金斯先生神游仙境》一书中。此书描述了马丁·赖尔对射电星系分布的研究和霍伊尔的反应。
1700927334
1700927335
霍伊尔指出,赖尔的测量从2C到3C,以及从3C到4C的调查存在显著变化,旁敲侧击地暗示说如果进行第5次调查,就可能会给出与稳恒态模型一致的不同结果。戈尔德支持霍伊尔,称这种不断变化的结果为“赖尔效应”。戈尔德还认为射电天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可能还不能被信任,并说:“我不认为这种观察结果可作为判决性的证据。”
1700927336
1700927337
赖尔承认,过去的普查结果存在错误,但他坚持认为4C调查是可靠的,并重申这一结果已得到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的独立证实。有一次,当赫尔曼·邦迪继续站在稳恒态的立场上对4C表进行猛攻时,赖尔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据马丁·哈维特的描述,赖尔“勃然大怒,导致在公众场合下出现科学家之间最恶劣的争吵,实为我作为一个专业天体物理学家在30多年里所仅见”。
1700927338
1700927339
虽然霍伊尔、戈尔德和邦迪拒绝接受赖尔有关射电星系分布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宇宙学家可以看出,大爆炸模型越来越处于优势地位,而稳恒态模型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更糟糕的是,赖尔的射电星系的测量结果还导致了对稳恒态模型的另一个重大打击。
1700927340
1700927341
1963年,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马尔滕·施密特对赖尔的3C射电源表中的第273号射电源(通常称为3C 273)进行研究。当时大部分射电源已被认为是遥远的星系,但是3C 273的射电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该天体被认为是我们银河系内的一种新型的奇特近距恒星。不仅如此,3C 273还可以被光学望远镜看到,其像是一个点光源而不是模糊一片,这增强了人们认为它是一颗恒星而非星系的观点。施密特试图着手测量3C 273发射的光的波长,以便确定其物质组成。但从一开始就令他困惑的是,测得的波长似乎与任何已知原子所发光的波长均不相关。
1700927342
1700927343
突然,他意识到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困惑。他正检测的波长与氢相关,只是它们的红移大到从未有过的程度。这让人感到惊讶不已,因为3C 273被认为是一颗近域恒星,而近域恒星的退行速度通常小于50千米/秒,远远低于施密特观察到的红移所给出的速度。事实上,所测红移意味着3C 273以48000千米/秒——大约16%的光速——后退。根据哈勃定律,这意味着3C 273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距离银河系超过10亿光年。3C 273不是一颗合理亮度的近域恒星,而是一个极其明亮的遥远星系,其亮度比迄今已知最亮的星系还要亮上几百倍。然而,其亮度主要是无线电波而不是可见光。
1700927344
1700927345
3C 273被称为准恒星射电源天体(或类星体),因为它是一个距离极其遥远的射电星系,而其亮度则让它看起来像一颗近域恒星。不久之后,又有一些射电源被确定为分外夺目的和遥远的类星体星系。毫不奇怪,伽莫夫为庆祝类星体的发现又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这次强调的是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遥远的类星体星系的能源是什么:
1700927346
1700927347
一闪一闪,准恒星,
1700927348
1700927349
远道而来的最大难题。
1700927350
1700927351
它与其他恒星是如此不同,
1700927352
1700927353
其亮度超过十亿个太阳。
1700927354
1700927355
一闪一闪,准恒星,
1700927356
[
上一页 ]
[ :1.7009273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