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927335e+09
1700927335 霍伊尔指出,赖尔的测量从2C到3C,以及从3C到4C的调查存在显著变化,旁敲侧击地暗示说如果进行第5次调查,就可能会给出与稳恒态模型一致的不同结果。戈尔德支持霍伊尔,称这种不断变化的结果为“赖尔效应”。戈尔德还认为射电天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可能还不能被信任,并说:“我不认为这种观察结果可作为判决性的证据。”
1700927336
1700927337 赖尔承认,过去的普查结果存在错误,但他坚持认为4C调查是可靠的,并重申这一结果已得到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的独立证实。有一次,当赫尔曼·邦迪继续站在稳恒态的立场上对4C表进行猛攻时,赖尔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据马丁·哈维特的描述,赖尔“勃然大怒,导致在公众场合下出现科学家之间最恶劣的争吵,实为我作为一个专业天体物理学家在30多年里所仅见”。
1700927338
1700927339 虽然霍伊尔、戈尔德和邦迪拒绝接受赖尔有关射电星系分布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宇宙学家可以看出,大爆炸模型越来越处于优势地位,而稳恒态模型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更糟糕的是,赖尔的射电星系的测量结果还导致了对稳恒态模型的另一个重大打击。
1700927340
1700927341 1963年,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马尔滕·施密特对赖尔的3C射电源表中的第273号射电源(通常称为3C 273)进行研究。当时大部分射电源已被认为是遥远的星系,但是3C 273的射电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该天体被认为是我们银河系内的一种新型的奇特近距恒星。不仅如此,3C 273还可以被光学望远镜看到,其像是一个点光源而不是模糊一片,这增强了人们认为它是一颗恒星而非星系的观点。施密特试图着手测量3C 273发射的光的波长,以便确定其物质组成。但从一开始就令他困惑的是,测得的波长似乎与任何已知原子所发光的波长均不相关。
1700927342
1700927343 突然,他意识到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困惑。他正检测的波长与氢相关,只是它们的红移大到从未有过的程度。这让人感到惊讶不已,因为3C 273被认为是一颗近域恒星,而近域恒星的退行速度通常小于50千米/秒,远远低于施密特观察到的红移所给出的速度。事实上,所测红移意味着3C 273以48000千米/秒——大约16%的光速——后退。根据哈勃定律,这意味着3C 273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距离银河系超过10亿光年。3C 273不是一颗合理亮度的近域恒星,而是一个极其明亮的遥远星系,其亮度比迄今已知最亮的星系还要亮上几百倍。然而,其亮度主要是无线电波而不是可见光。
1700927344
1700927345 3C 273被称为准恒星射电源天体(或类星体),因为它是一个距离极其遥远的射电星系,而其亮度则让它看起来像一颗近域恒星。不久之后,又有一些射电源被确定为分外夺目的和遥远的类星体星系。毫不奇怪,伽莫夫为庆祝类星体的发现又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这次强调的是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遥远的类星体星系的能源是什么:
1700927346
1700927347 一闪一闪,准恒星,
1700927348
1700927349 远道而来的最大难题。
1700927350
1700927351 它与其他恒星是如此不同,
1700927352
1700927353 其亮度超过十亿个太阳。
1700927354
1700927355 一闪一闪,准恒星,
1700927356
1700927357 我想知道你是什么!
1700927358
1700927359 类星体的另一个神秘性质——一个与大爆炸与稳恒态争论高度相关的性质——是它们的分布。每一个类星体似乎位于宇宙的极深处。大爆炸理论的支持者对这一点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他们认为,如果类星体只能在遥远的距离外被感知到,那是因为它们的光要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几十亿年以前的样子——这意味着类星体仅存在于宇宙的早期阶段。也许早期宇宙的更热、更致密的条件有利于创生极为耀目的类星体。根据大爆炸模型,很可能早期宇宙中在我们附近就曾出现过类星体,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演化成了普通星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不到任何近域类星体的原因。
1700927360
1700927361 然而,类星体的分布对于霍伊尔、戈尔德和邦迪就很成问题,因为稳恒态模型声称,宇宙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如果在过去、在远处存在类星体,那么它们也应该存在在现今和这里,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稳恒态理论家们试图通过表明类星体是罕见天体,我们在附近没找到它们只不过是我们运气不好的缘故来挽回面子。此外,还没有人可以解释类星体的本质或它们背后的非凡的动力源,所以霍伊尔、戈尔德和邦迪认为,他们的稳恒态模型不可能被这种知之甚少的现象所推翻。
1700927362
1700927363 这些借口很勉强。稳恒态模型开始失势,越来越多的宇宙学家倾向于归属大爆炸阵营。倒戈者之一丹尼斯·席艾玛称对类星体的观测是“迄今获得的击败稳恒态宇宙模型的最决定性的证据”。他的立场的转变似乎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对我来说,丢弃稳恒态理论有着很沉痛的原因。稳恒态理论具有力道和美感,而出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宇宙的建筑师似乎忽略了这些特质。其实宇宙是一项拙劣的工作,但我想我们必须做到最好。”
1700927364
1700927365 射电天文学为观察宇宙开辟了新的窗口,探索的是全新的对象。它为大爆炸与稳恒态模型之间的争论提供了关键证据。遗憾的是,射电天文学之父卡尔·央斯基在生前几乎没有因无意中发明了射电望远镜和对天空做出的第一次射电观测而得到应有的评价。1950年,他在刚到44岁的盛年去世。而正是在他去世后的这10年里,射电天文学确立了作为天文学中一个真正重要分支的地位。
1700927366
1700927367 然而,卡尔·央斯基最终得到了永恒的纪念。1973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射电流量的单位认可了他的贡献。这个单位——央斯基——被射电天文学家用来表示任何射电源的强度。一个强的类星体可能测得的强度达100央斯基,而一个弱的射电源测得的强度可能只有几毫央斯基。
1700927368
1700927369 资助央斯基开展射电天文学方面工作的贝尔实验室,通过设立射电天文学研究项目来向他表示敬意。特别是,贝尔实验室为射电天文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人——一位直率的、雄心勃勃的犹太难民和一位来自得克萨斯州油田的安静的、勤奋好学的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家园。他们将共同做出一项发现,这项发现将彻底动摇现有的宇宙学观念。
1700927370
1700927371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
1700927372
1700927373 阿诺·彭齐亚斯于1933年4月26日出生在慕尼黑的一个犹太家庭。这一天也正巧是盖世太保成立的日子。他第一次遭遇到反犹主义是在他4岁时。当时他正与他母亲一道坐电车:
1700927374
1700927375 当你是受宠的长子时,你会有一种成天显摆的感觉。但当那天我向其他人表明我是犹太人时,电车上的气氛立马紧张起来,我母亲不得不带我们下车等下一趟。从这件事情上我意识到我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谈论自己是犹太人。如果你这么做,你就会让你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
1700927376
1700927377 虽然他出生于德国,但彭齐亚斯的父亲是一名波兰公民,这使得他们家还要承受特殊的压力。德国当局曾威胁要逮捕拒绝离开该国的波兰人,但波兰政府已于1938年11月1日取消了犹太人的护照,所以彭齐亚斯一家人无法跨越边界。仿佛他们已经无从逃脱纳粹的迫害。不过,美国人在国内发起了一项运动:鼓励人们将这些德国犹太人认作亲戚。这个纯粹的人道主义策略可以使那些犹太家庭获得许可离开德国。仅过了一个多月,彭齐亚斯一家被告知,有一位美国人愿意资助他们办理出境签证。1939年春天,他们逃到英国,并在那里登上了开往纽约的轮船,从此开始了在布朗克斯的新生活。
1700927378
1700927379 彭齐亚斯的父亲以前在慕尼黑做皮革生意,但现在他只好找了一份在一个公寓做门卫的工作,工作事项包括给大楼的供暖炉上煤和清除炉渣。彭齐亚斯看到父亲是怎样为一家人的生活而挣扎的,同时他也注意到,“那些上大学的人似乎穿得更体面,通常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正是渴望这种舒适和安全感,他变得非常努力,学业成绩表现出色,继而赢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1700927380
1700927381 彭齐亚斯对物理学情有独钟,但他担心当物理学家可能无法谋生,于是就去问他父亲他该选择什么专业为好。他说,“物理学家认为他们能做工程师能做的任何事情。如果他们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他们至少可以像工程师那样挣钱糊口。那时,来读物理学的个个都是牛逼哄哄的。他们想法新奇,满脸阳光,但就是很难合群。大脑聪明的孩子似乎是出于审美的原因才来读物理学。”
1700927382
1700927383 在免费的纽约城市大学获得第一个学位后,彭齐亚斯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射电天文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哥大物理系到1956年已经荣获了3项诺贝尔奖。彭齐亚斯的导师查尔斯·汤斯,一位因其在微波激射器(微波波段的激光)领域的贡献而将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第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彭齐亚斯的论文项目需要建造一台超灵敏的无线电接收器,而其中的关键器件就是汤斯的微波激射器。
1700927384
[ 上一页 ]  [ :1.7009273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