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928123e+09
1700928123
1700928124 稳恒态模型 主要由氢构成,因自身引力而聚集在一起的天体,恒星有足够大的质量,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启动核聚变。恒星通常诞生于星系的形成时期。
1700928125
1700928126 恒星视差 一种未能得到广泛认可的宇宙模型。在该模型中,宇宙膨胀造成的星系间真空由不断生成的新物质来填补,从而使得宇宙维持一个持续到永恒的近似不变的物质密度。
1700928127
1700928128 超新星 近距恒星的位置相对于遥远的恒星的视在位移。这种位移由地球上的观察者因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而造成观测位置的变动所引起。
1700928129
1700928130 思想实验 恒星因其氢燃料源耗尽而造成的灾难性爆发。对于构成生命至关重要的较重的元素就是在这种导致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生成的。
1700928131
1700928132 紫外线(UV)可见光 通过一系列事件的逻辑链的思维活动构成的实验。当进行实际实验的条件尚不具备时,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1700928133
1700928134 波长 波长比可见光稍短的电磁辐射。
1700928135
1700928136 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那部分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从0.4微米(紫色)到0.7微米(红色)。
1700928137
1700928138 波的两个连续峰(或谷)之间的距离。电磁辐射的波长决定了它属于电磁波谱的哪部分及其整体性质。
1700928139
1700928140
1700928141
1700928142
1700928143 大爆炸简史:一场伟大的比赛,赛场就是宇宙本身 [:1700924359]
1700928144 大爆炸简史:一场伟大的比赛,赛场就是宇宙本身 进一步阅读文献
1700928145
1700928146 本书试图在相对较小的篇幅下阐明大的主题。想更深入探讨这一主题的读者可能会对下列图书(和文章)感兴趣。
1700928147
1700928148 这些文献从科普到较专业的文献不等,每一章所开列的图书都是按最切合本章内容的方式给出的。其中许多作品在写作《大爆炸》时被用到,但另一些作品则超越了本书的范围,特别是那些在“尾声”中提到的文献。
1700928149
1700928150 第1章
1700928151
1700928152 艾伦·查普曼,《天空之神》(Gods in the Sky, ChanneI 4 Books,2002)
1700928153
1700928154 牛津大学的科学史学家讨论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宗教和神话的重叠。
1700928155
1700928156 安德鲁·格雷戈里,《找到了!》(Eureka!,Icon,2001)
1700928157
1700928158 古希腊科学、数学、工程和医学的发展。
1700928159
1700928160 卢西奥·拉瑟,《被遗忘的革命》(The Forgotten RevoIution, Springer-VerIag,2004)
1700928161
1700928162 探索科学在古希腊的兴起,讨论了它为什么终结,以及它如何影响到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
1700928163
1700928164 迈克尔·霍斯金(主编),《剑桥插图天文学史》(CUP,1996.中译本,江晓原、关增建、钮卫星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700928165
1700928166 一部出色的天文学史入门书。
1700928167
1700928168 约翰·诺斯,《丰塔纳天文学和宇宙学史》(The Fontana History of Astronomy and CosmoIogy,Fontana,1994)
1700928169
1700928170 天文学史的详细综述,强调了它从古代开始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
1700928171
1700928172 亚瑟·库斯勒,《梦游者》(The SIeepwaIkers, Arkana,1989)
[ 上一页 ]  [ :1.7009281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