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93345e+09
1700933450
1700933451 根据QCD的数学规则,一个胶子自己不能单独存在。数学上要求其正负两个端点都与其他胶子或者夸克相连接:每一个正端点必须与另一个胶子的负端点或者夸克相连;每一个负端点则必须跟另一个胶子的正端点或者反夸克相连。最后,3个正的或者负的端点可以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些规则,核子、介子和胶子球可以被轻易地组合起来。
1700933452
1700933453
1700933454
1700933455
1700933456 如果介子中的夸克受到一个很强的力,它将会发生什么呢?夸克将开始迅速地远离反夸克。如果它与一个原子内部的电子相类似,那么它将会飞离出去并且逃逸掉,但是这里发生的却完全不同。当它与它的另一半开始分离时,胶子间会形成一条缝,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断时它里面分子的状况。然而,胶子们会自我复制,制造出更多胶子来填充这条裂缝,以避免断裂。夸克和反夸克之间形成的弦通过这种方式阻止了夸克的逃逸。下面一系列的图描绘的就是一个介子中的高速夸克,试图逃离反夸克伙伴的过程。最后,这个夸克将耗尽能量而转向朝反夸克运动。核子内部的高速夸克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1700933457
1700933458
1700933459
1700933460
1700933461 核子、介子和胶子球的弦论并不是一项无所事事的探索。它经过了多年的验证,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强子标准理论中的一部分了。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是否应该认为弦论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个结论,换句话说就是,弦是由更加基本的胶子所组成的长链,还是胶子就是弦上的一些小片段?这两者很可能都是对的。
1700933462
1700933463 夸克似乎与电子一样小,一样基本。它们不能旋转,不能被压缩也不能形变。尽管它们看起来没有什么内部结构,但是它们有一个复杂性的自由度。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夸克有很多类型,它们带有不同的电荷和质量。是什么导致这些差异的仍是一个谜;这个决定差异的内部机制实在太小以至于无法观测。所以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的,并像植物学家一样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至少目前是这样。
1700933464
170093346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物理学还是以欧洲为中心。物理学家用希腊语来命名粒子。光子、电子、介子、重子、轻子,甚至连强子的名字都是来源于希腊文。但是后来傲慢无礼,有时有点傻乎乎的美国人取得主导地位,命名这件事就变得随意了。夸克是来自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芬尼根彻夜祭》中一个没有意义的单词[167],从文学的观点上来看,这是种退步。人们用“味”这个并不恰当的单个字的词,来描述不同夸克类型之间的区别。我们可能会说巧克力夸克、草莓夸克、香草夸克、开心果夸克、樱桃夸克和薄荷味的巧克力片夸克,但是我们不那么说。夸克的六种味是上、下、奇、粲、底和顶。底和顶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雅的,所以有段时间它们被改成了真和美[168]。
1700933466
1700933467 我为何要详述这些味呢?主要目的是想说明,我们对这些构成物质的基石了解甚少,而且基本粒子这个词所对应的工作只是试探性的。但是还有另一个分类方式,它对于量子色动力学很重要。每个夸克——上、下、奇、粲、顶、底——被分为三种颜色:红色、蓝色和绿色。这也正是量子色动力学中“色”字的来源。
1700933468
1700933469 现在我们稍停一会儿。一般意义上来说,夸克太小当然不能反射光线。彩色的夸克与巧克力、草莓和香草夸克相比,只能说傻乎乎的程度略微少了一些而已。但是人们需要用名字来叫这些东西;把夸克称作红色、绿色和蓝色,跟把自由主义者叫作蓝色,把保守派叫作红色一样可笑。虽然,与味一样,我们可能不知道夸克颜色的来源,但是颜色在QCD中扮演的角色却要重要得多。
1700933470
1700933471 根据QCD,胶子没有味,但是它们的颜色比夸克更复杂。每一个胶子都有一个正极和负极,而且每一极都有一种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胶子有9种类型[169],这种说法有一点过于简单,但是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1700933472
1700933473
1700933474
1700933475
1700933476 九种胶子
1700933477
1700933478 为什么存在三种颜色,而不是两种或四种抑或是其他种数呢?这与颜色的视觉效果依赖于三原色无关。如我前面提到的,颜色标签是任选的,而且与你我所看到的颜色无关。事实上,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什么是三种;这些神秘的未知的东西告诉我们,离全面了解基本粒子还差得很远。但是从它们结合形成核子和介子的方式,我们可以知道夸克有三种且仅有三种颜色。
1700933479
1700933480 我这里要忏悔一下。尽管我已经当了40多年的粒子物理学家,但是我实在不是很喜欢粒子物理。整个东西太混乱了:6种味、3种颜色、许多任意设定数值的常数——这不是简单优雅的东西。那为什么要一直做这个呢?理由(我确信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极其混乱的理论一定在告诉我们一些自然本质的东西。很难相信无穷小的点粒子,可以有那么多的特性和那么多的结构。从某些未发现的层面上来看,一定有很多更基本的机制支配着这些所谓的基本粒子。对于这些隐藏的机制以及它里面所暗示的自然界基本原理的好奇心,迫使我在粒子物理这片痛苦的沼泽上继续前行。
1700933481
1700933482 随着粒子物理的日渐流行,夸克也开始被公众所熟知。但是如果一定要我猜哪种粒子能提供关于隐藏机制的最好的线索,我会将宝押在胶子上面。那黏糊糊的一对正负极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1700933483
1700933484 在第4章中,我解释了量子场论不仅仅是一堆粒子。还有另外两个要素:传播子和角点。首先我们来看传播子,它的世界线表示一个粒子从时空的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因为胶子有两个极,每一极都标有一种颜色,所以物理学家们通常用双线来表示世界线。要表示某一个具体类型的胶子,我们可以在每条线的边上写上颜色[170]。
1700933485
1700933486 量子场论中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角点列表。对于我们来说,角点最重要的是它表示了单个胶子一分为二的性质[171]。模式相当简单:当一个具有两个端点的胶子分裂时,必定会出现两个新的端点。根据QCD的数学规则,新端点必定具有同样的颜色。下面是两个例子。从下往上看,第一幅图中,一个蓝—红胶子分裂成为蓝—蓝和蓝—红胶子;第二幅图中,一个蓝—红胶子分裂成为蓝—绿和绿—红胶子。角点可以被翻转过来,显示两个胶子是如何结合成为一个胶子的。
1700933487
1700933488
1700933489
1700933490
1700933491
1700933492
1700933493
1700933494 尽管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完全理解它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但是胶子有着强烈的倾向,想要黏合在一起并形成长链:正端点链接负端点,红接红,蓝接蓝以及绿接绿。这些链就是结合夸克的弦,而且给了强子类弦的特性。
1700933495
1700933496 底层上的弦
1700933497
1700933498 在量子引力的研究中,有弹性的弦的想法又一次出现了。然而不一样的是,一切都变小和变快了20个数量级。这些微型的、快速的、能量极高的弦被称为基本弦[172]。
1700933499
[ 上一页 ]  [ :1.700933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