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071887e+09
1701071887 因此,为物联网设计各种应用就显得很重要,我们需要为探测传感器和它们产生的实时测量数据提供各种软件,并能让这些数据在云上“广播”,即之前提到的,房间内所有的智能装置应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能够合作共存的系统。
1701071888
1701071889 另外,物联网会产生海量的数据,问题是,谁来做“数据分析”?怎么做?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一样,所有这些智能装置都需要固件(存储在存储器而非软件中的指令)更新,传统上做这些更新工作的都是后端机器,当大量的智能硬件都有这个需求时,谁又能胜任这一工作?答案只能是“在云端”,所以,云服务当然也可以用于物联网服务,且软件的组成部分和硬件组成部分是一样重要的。
1701071890
1701071891 目前,为机器对机器(M2M)的沟通提供公共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已渐趋成熟,主要得益于物联网平台供应商的“机器云”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的企业有Jasper Technologies[2016年2月,思科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物联网平台供应商Jasper Technologies,Jasper专注于新兴物联网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部署的自动操作和管理功能,2004年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塔克拉利塔市由杰汗吉·穆罕默德(Jahangir Mohammed)创立],来自伦敦的Pachube公司(Pachube帮助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和共享来自物体、设备、建筑和环境的感应装置实时数据,并且创建标签),已被美国PTC公司收购的Axeda公司(Axeda专注于机器云端技术),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Spark公司(专注于物联网系统开发的Spark可以为物联网业内人士及业余爱好者提供全套支撑装备,帮助他们制造智能硬件。该公司的云服务“SparkCloud”则可以使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彼此沟通)。
1701071892
1701071893 来自旧金山的SeeControl公司(2015年被Autodesk收购)为创客们提供一个基于云的平台,通过连接世界上的智能传感器和装备,帮助创客们创造机器对机器(M2M)的应用。其他可用来连接(无线)传感器到云端的装备来自西班牙的创业公司Libelium,也是世界范围内物联网实践的开拓者;来自以色列的Seebo和来自芝加哥的Konekt更多将赌注押到了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上而不是Wi-Fi(无线保真)或蓝牙;来自纽约的Temboo正跟Arduino合作来生产内置Wi-Fi的芯片,值得注意的是,Seebo的主要客户似乎都是玩具生产商,很可能我们会在成人体验到互联互通的应用之前,先看到孩子们玩着互联互通的玩具。
1701071894
1701071895 因为物联网的大趋势,过去几年里,所有提供云服务的大公司都迅速改变了宣传策略,宣称它们的云可以提供物联网服务。如果你在网页上搜索“物联网和云”,你第一眼看到的名字就是亚马逊、SalesForce、IBM、甲骨文、谷歌以及微软,当然,对亚马逊的Kinesis平台(实时处理和分析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流),谷歌的Cloud Dataflow平台(超大规模云分析系统,同样可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微软的Azure云服务等来说,它们有能力将云服务扩展到能处理成千上万的装备提供的数据也不难理解。
1701071896
1701071897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巨头公司愿意创建制造商和程序员之间的虚拟社区,所以,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免费的软件。比如,2016年,IBM将它大数据平台的产品Streams转换成一个叫作Quarks的开源软件,主要为智能硬件的制造商以及相关应用提供开发服务。
1701071898
1701071899 三大“拦路虎”
1701071900
1701071901 是什么在阻碍物联网运用的全面实现
1701071902
1701071903 物联网领域确实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进步和尝试,但它还没有真正到来,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联网应用还非常局限。
1701071904
1701071905 作为美国智能家居的代表公司Nest(已被谷歌收购)以及智能门锁公司August都发明了可以跟智能手机和浏览器“对话”的装置,但它们目前其实还并不能跟其他物体“对话”。
1701071906
1701071907 2016年,旧金山的一家塔吉特(Target)超市举行了智能家居展,展出了多项物联网应用和装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找到一款真正有用的,想要购买的东西却不多。比如,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打开咖啡机而不是亲自按下按钮,这谈不上多有革命性和多能吸引消费者。
1701071908
1701071909 当然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进展。2015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阿素托史·萨克塞纳(Ashutosh Saxena)在硅谷的红木城创建了可以让整个房间都自动化的“物体的大脑”,或者说,创造了一个“机器人的家”:房间里装了成百上千的传感器和可以学习人类生活习惯的智能物体,他的研究或可改变智能家居。
1701071910
1701071911 2016年,物联网软件公司Evrythng(没错,名字就是这样写的)签下了这个领域最大的合同,它跟艾利丹尼森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内合作发明智能的衣服和鞋子,将它们连接到云端,自然也能跟智能手机沟通,比如,当你找不到自己喜欢的T恤衫时,就可以让手机帮你找出来。
1701071912
1701071913 总体来说,目前可以彼此沟通的物体数量还太少,当未来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加入“对话”行列时,我们就可以宣称真正的物联网大爆发到来了。
1701071914
1701071915 目前,有三个主要原因是物联网发展的“拦路虎”。第一,我们没有一个占据绝对优势的行业标准,大的玩家们还在“明争暗斗”。第二,已有的电池的持续时间还不够长,即使传感器、芯片等使用的电量非常低,物联网需要的24小时在线智能装置也是非常耗电的。第三,当我们将百万级的物体全部连接起来后,我们还会遇到一个新层面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没有其他人可以对我的家门、车门发出行动指令?又如何保证我的车跟车库之间的对话没有被非法装备劫持?
1701071916
1701071917 强者们的“标准混战”
1701071918
1701071919 物联网标准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很难预测到底谁会赢得控制权。大公司们已经形成了财团、抱团竞争,比如,美国电信巨头AT&T、思科、IBM、英特尔和通用电气共同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IIC)财团。再比如,三星、博通、戴尔宣布成立的“开放互联联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但是,有一个公司显然目前拥有很大的优势:2014年,大约1.2亿种的智能家居装备和大约2 000万辆的汽车都配置了高通芯片,高通芯片还被用于很多可穿戴设备中。高通用的“标准”是AllJoyn [AllJoyn由高通创新中心(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的开源项目开发,主要用于通过Wi-Fi或蓝牙技术近距离无线传输,程序员可以很方便地编写出搜索附近设备的应用程序,并且无论对方的品牌、类别、系统是什么都可以在无须云环境的情况下连接]。
1701071920
1701071921 苹果公司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在2014年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2015年5月,宣布首批支持其平台的智能家居设备在6月上市。
1701071922
1701071923 有趣的是,2015年,英特尔与开源硬件巨头Arduino联合推出了一款廉价的低功耗可穿戴设备开发板“Arduino 101”,这是开源硬件圈的一件好事,也意味着英特尔进入物联网领域时,一定会跟Arduino合作。
1701071924
1701071925 同样在2015年,国际Wi-Fi联盟(Wi-Fi Alliance)披露了下一个“Wi-Fi认证”服务,即“无线感知”(Wi-Fi Aware)。通过这项技术,智能设备能够在连接建立之前就探测到周围兼容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的存在,并且可以直接跟这些设备交流应用程序上的信息。2016年,Wi-Fi联盟又发布了新标准Wi-Fi HaLow,称其传输距离是传统Wi-Fi的两倍,耗能也有所降低。之前,由于Wi-Fi应用于物联网的最大问题是耗能,很多厂商都不会在无法安装高容量电池却需要长时间工作的设备上使用Wi-Fi,Wi-Fi联盟一直试图通过降低耗能来成为新标准制定者。
1701071926
1701071927 但是,蓝牙和Wi-Fi到底是不是物联网下连接物体的正确方式还不一定。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被用于目前4G网络下的无线连接,为LTE制作通信芯片的专业公司也有不少,比如以色列的Altair半导体公司(2016年被索尼收购),以及总部位于巴黎的Sequans。2015年,该领域新发布了两个标准:一个是英特尔、爱立信和诺基亚发布的“窄带LTE”(Narrow Band-LTE),另一个是华为与沃达丰发布的窄带蜂窝物联网(Narrow-Band Cellular IoT)。
1701071928
1701071929 创业者“空中取电”的奇思妙想
1701071930
1701071931 电池问题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自锂电池于1991年被发明以来,它的充电效率每年都会提升5%~10%。遗憾的是,我们的需求增长远快于此,而且锂电池本身的尺寸也没有大幅度缩小。我们需要更轻的相机、更轻的智能手机、更轻的笔记本电脑……与此同时,这些智能电子装备昼夜待机很是耗电,我们又不想背一个又大又重的电池,该怎么办呢?
1701071932
1701071933 手机被发明后,尺寸在20多年里一直是越来越小,直到最近数年,智能手机的屏幕反而越来越大。人们很快就会明白,不仅是屏幕大带来的体验好,更重要的是电池的续航能力:如今的大屏智能手机仍然用的是锂电池,但尺寸几乎是几年前的2倍。这也是锂电池的价格近几年来很难降下来的原因。
1701071934
1701071935 电池问题还会带来地缘政治学的难题,因为全世界的大部分锂产品是由四家化工企业生产的,分别是总部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Albermarle、智利化工和矿业公司(Chile’s SQM)、美国费城的富美实公司(FMC Corporation)以及中国的天齐锂业。2012年,美国政府发现锂电池是如此重要的战略性资产,专门发布了“能源存储研究项目”(JCESR)。大公司们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电池研究项目,特斯拉和松下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制造先进电池的工厂,特斯拉很快会开始销售Powerwall(特斯拉主打的家用电池,不仅可以给Tesla供电,而且可以供给整个家庭用电,使用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
1701071936
[ 上一页 ]  [ :1.7010718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