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096719
(二)《孙子兵法》如何论述军事地理
1701096720
1701096721
孙子说:“地形者,兵之助也。”
1701096722
1701096723
(1)《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中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因素:一曰道、二曰天(阴阳、寒暑,时制也)、三曰地(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四曰将、五曰法,其中“地”列第三。
1701096724
1701096725
(2)地理条件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孙子兵法》对地理条件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相当具体的阐述和客观的评价。书中指出:“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1701096726
1701096727
(3)如何根据各种地形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作战方案。《地形篇》对地形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形有通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有挂者,可以往,难以返。有支者,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1701096728
1701096729
(4)“九地”的概念。在《九地篇》中,孙子进一步从用兵的规律上指出地区在战略上因位置与条件不同,会对战争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战争的指挥者也应了解并懂得处置的原则。这种不同的情况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
1701096730
1701096731
(5)对战争中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处置。在《行军篇》中,孙子讲到:处山之军:应驻扎高处,保持视野开阔,如敌占高处,则不易仰攻;处水上之军:应横渡而远离,敌涉水来犯,“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沿河驻军应占领高地;处斥泽之军:应迅速离开,如与敌军相遇,无法离开,即应靠近水草,背对树林,以为主动;处平陆之军:应占领开阔地带,注意侧翼与后方要倚托高地,以为呼应。
1701096732
1701096733
孙子更谈到了行军作战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诸种恶劣的不利地形,“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即自己尽量避免,而让敌人去靠近它。
1701096734
1701096735
孙子十分重视战争与地形的关系,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地形。他论地形,不是纯自然地理的地形学,而是属于有关战略与战术的军事地形学。明末清初顾祖禹称道:“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
1701096736
1701096737
(三)《孙膑兵法》对军事地理思想的发展
1701096738
1701096739
《孙膑兵法·地葆》(成书于公元前233年前)详细阐述了战争中各种地形的优劣及其处置方法。遇上不利的杂地,应赶紧离开。“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迎众树者,均举(离去)也,五者皆不胜。”五地之败为溪、谷、川、泽、斥;五地之杂为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窖;还有五墓杀地。
1701096740
1701096741
书中比较了五种对作战有利的地形: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平地。还比较了五种对作战有利的草地:藩(草木茂盛),棘(荆棘丛生),椐(草木似篱笆)、茅(野草较高)、莎(野草较低)。
1701096742
1701096743
(四)《吴子》中的军事地理思想
1701096744
1701096745
《吴子》(成书于战国末期)中的军事地理思想主要集中在《料敌》和《应变》两篇之中。
1701096746
1701096747
(1)《料敌》篇中对各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尤为关注,如:
1701096748
1701096749
武侯谓吴起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据吾前。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
1701096750
1701096751
起对曰:“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阵重而不坚,秦阵散而自斗,楚阵整而不久,燕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
1701096752
1701096753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阵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阵可坏。
1701096754
1701096755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1701096756
1701096757
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战争,其军可败。
1701096758
1701096759
燕性悫,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
1701096760
1701096761
三晋者,中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击此之道,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此其势也。
1701096762
1701096763
文中分析了各诸侯国的地理状况,并结合于此,分析其政治、军事、经济、民风等,指出了作战之道。
1701096764
1701096765
(2)专门论述了可战与不可战的情形,其中涉及不少地理的内容。
1701096766
1701096767
《吴子》曰:
1701096768
[
上一页 ]
[ :1.7010967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