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098288
1701098289
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算术不言身心,不知品行”,虽是儒者所当知,但只“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清末自强运动领袖对数学的重视及清末数学教育的发展使中国数学家的生活脱离了他们预定的轨道。自强运动领袖提倡的数学及发展数学教育是希望利用数学的普及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民用技术,以期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带着明显的实用性色彩。但这却并没有限制住清末数学家的治学方向。实际上,由于有了必要的生活保障,清末数学家开始以自主的身份倡导专家之学。在这些具有专业精神的数学家的培养下,清末学习数学的学生的专业化倾向更为明显,清末数学家对专业化数学的倡导及清末社会对数学家的礼遇,同时也暗示了清末社会对专业化数学的认同。
1701098290
1701098291
17至19世纪的中、西数学交流对于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使在中、西直接交通几近断绝的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来自欧洲的数学方法和内容仍是中国数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传教士所介绍的西方数学的研究理念及方法亦渗透于中国数学的研究之中。19世纪末,中国开始向欧洲派遣留学生,部分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已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达到相当于欧洲重要学府的学生的数学水平。虽然他们在回国后没有继续从事数学研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及留学欧美人数的增加,中国数学家开始直接从学于当时欧洲前沿的数学家,并开始在中国数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自主的角色。
1701098292
1701098293
参考文献
1701098294
1701098295
[1]邓恩(George H.Dunne)著.余三乐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01098296
1701098297
[2]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701098298
1701098299
[3]方豪.李之藻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1701098300
1701098301
[4]方豪.中西交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701098302
1701098303
[5]郭世荣.中国数学典籍在朝鲜半岛的流传与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01098304
1701098305
[6]韩琦.康熙时代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数学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博士论文,1991.
1701098306
1701098307
[7]韩琦.“自立”精神与历算活动——康乾之际文人对西学态度之改变及其背景[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21(3)
:210-221.
1701098308
1701098309
[8]韩琦,詹嘉玲.康熙时代西方数学在宫廷的传播——以安多和算法纂要总纲[J].的编纂为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期:145-156.
1701098310
1701098311
[9]洪万生主编,谈天三友[M].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
1701098312
1701098313
[10]李迪.梅文鼎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01098314
1701098315
[11]李俨.中算史论丛.郭书春,刘钝主编,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701098316
1701098317
[12]李兆华.古算今论[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701098318
1701098319
[13]梅荣照主编.明清数学史论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701098320
1701098321
[14]钱宝琮.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郭书春,刘钝主编.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701098322
1701098323
[15]钱宝琮主编.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01098324
1701098325
[16]田淼.清末书院的数学教育[D].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1701098326
1701098327
[17]田淼.清末数学教师的构成特点[J].中国科技史料,1998,19(4)
:19-24.
1701098328
1701098329
[18]田淼.清末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家的职业化的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17(2)
:119-128.
1701098330
1701098331
[19]田淼.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701098332
1701098333
[20]汪晓勤.伟烈亚力与中西数学交流[D].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
1701098334
1701098335
[21]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7.1980.
1701098336
1701098337
[22]徐泽林.和算选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
上一页 ]
[ :1.7010982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