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0656e+09
1701106560
1701106561 假使只有物体A和B在场,它们不受世界上其余物体的作用,那么这个定义便是十分完好的。可是情况根本不是这样;A的加速度不仅仅是由于B的作用,而且也是由于其他物体C,D,……的作用。为了运用前面的法则,因此必须把A的加速度分解为许多分量,并辨认这些分量中的哪一个是由于B的作用。
1701106562
1701106563 如果我们假定C施加于A的作用力简单地加在B施加于A的作用力上,而且改变B施加于A的作用的物体C并不存在,或者改变C施加于A的作用力的物体B并不存在,那么这种分解还是可能的;因此,如果我们假定任何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它们的相互作用沿着它们的连线,而且仅取决于它们相隔的距离;一句话,如果我们假定有心力假设,那么这种分解也是可能的。
1701106564
1701106565 你知道,为了决定天体的质量,我们利用完全不同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教导我们,两个物体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若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m和m’是它们的质量,k是常数,是它们的引力将是kmm’/r2。
1701106566
1701106567 于是,我们正在测量的不是作为力与加速度之比的质量,而是引力质量;它不是物体的惯性,而是它的引力。
1701106568
1701106569 这是间接程序,这个程序的使用在理论上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很可能,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不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等于f/r2,而不是我们所具有的f=kmm’。
1701106570
1701106571 假若如此,我们通过观察天体的相对运动,仍然可以测量这些天体的质量。
1701106572
1701106573 可是,我们有权利承认有心力假设吗?这个假设严格正确吗?能肯定它永远不会与实验矛盾吗?谁敢肯定这一点呢?如果我们必须抛弃这个假设,那么如此辛苦建造起来的整个大厦就要崩溃了。
1701106574
1701106575 我们不再有权利说A的加速度的分量是由于B的作用。我们无法把它与由于C或另外的物体的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区别开来。测量质量的法则变得不能应用了。
1701106576
1701106577 作用与反作用相等原理还留下什么东西呢?如果舍弃了有心力假设,这个原理显然应该如下阐述:施加于与所有外部作用隔离的系统中的各物体上的几何合力将为零。或者,换句话说,这个系统重心的运动将是匀速直线运动。
1701106578
1701106579 我们似乎有办法定义质量;重心的位置显然取决于质量所具有的值;有必要以这样的方式安排这些值,使重心的运动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牛顿第三定律是真实的,这将总是可能的,一般说来,这只有在一种方式下才可能。
1701106580
1701106581 但是,不存在与所有外部作用隔离的系统;宇宙的各个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所有其他部分的作用。重心运动定律只有应用于整个宇宙时才是严格真实的。
1701106582
1701106583 但是,为了由此得到质量的值,有必要观察宇宙重心的运动。这个结果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知道相对运动;宇宙重心的运动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永远不可知的。
1701106584
1701106585 因此,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来,我们的努力毫无成果;我们被迫退到下述定义,这只不过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声明:质量是为计算方便而引入的系数。
1701106586
1701106587 我们能够通过把不同的值赋予所有质量而重建全部力学。这种新力学既不会与经验相矛盾,也不会与动力学的普遍原理(惯性原理、力与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以及重心的匀速直线运动、面积原理)相矛盾。
1701106588
1701106589 只是这种新力学的方程不怎么简单。让我们清楚地理解一下:不怎么简单的只可能是头些项,这就是经验已经使我们知道的那些项;人们也许可以稍微改变一下质量,而不使完全方程在简单性方面有所得或有所失。
1701106590
1701106591 赫兹(Hertz)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力学原理是否是严格真实的。他说:“在许多物理学家看来,最间接的经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牢不可破的力学原理中的一切,这是不可思议的;可是,从经验中得来的东西总可以由经验矫正。”由于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担心似乎是毫无根据的。
1701106592
1701106593 对我们来说,动力学原理乍看起来好像是实验的真理;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作为定义来使用。正是按照定义,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之积;于是,这里就有一个今后不受任何进一步的实验影响的原理。同样根据定义,作用等于反作用。
1701106594
1701106595 但是,有人会说,这些不可检验的原理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实验不能反驳它们;然而,它不能告诉我们任何有用的东西;这样一来,研究动力学有什么用处呢?
1701106596
1701106597 这种轻率的定罪未免太不公平了。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完全孤立的、完全摆脱一切外部作用的系统;可是,有几乎孤立的系统吗?
1701106598
1701106599 如果这样一个系统被观察到了,人们不仅可以研究它的各部分相对于另外部分的相对运动,而且也可以研究它的重心相对于宇宙其他部分的运动。我们接着查明,这个重心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这与牛顿第三定律一致。
1701106600
1701106601 这是实验的真理,但实验不能使它失效;事实上,比较精确的实验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会告诉我们,定律只不过是差不多真实的;可是,我们早已知道了这一事实。
1701106602
1701106603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经验为何能作为力学原理的基础,可是从来也不能与它们矛盾。
1701106604
1701106605 拟人的力学。有人会说:“基尔霍夫只是遵循倾向于唯名论的数学家的一般趋势行动;作为一个能干的物理学家,也不能使他避免这一点。他想定义力,为此他采用了呈现在眼前的第一个命题;但是我们不需要力的定义:力的观念是原始的、不可还原的、不能定义的;我们都知道它是什么,我们对它有一种直接的直觉。这种直接的直觉来自费力的概念,我们自幼就熟悉这一概念了。”
1701106606
1701106607 但是,首要的是,即使这种直接的直觉使我们了解到力本身的真正本性,可它作为力学的基础还是不够的;况且,它也许是完全无用的。重要的是,不在于了解力是什么,而是了解如何测量力。
1701106608
1701106609 对于力学家来说,凡是不能告诉我们测量力的都是无用的,例如,这就像热和冷的主观概念对于研究热的物理学家来说无用一样。这种主观概念不能翻译为数,因而它毫无用处;一个科学家的皮肤是热的绝对不良导体,因而他永远不会感到冷,也不会感到热,可是他能够像任何其他人那样读温度计,这就足以使他构造整个热理论。
[ 上一页 ]  [ :1.701106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