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17442
1701117443
水的吉凶相比山的吉凶评断也有所不同,故有“水之吉凶可见,山之情性难明”的说法。就风水格局来看,“谷中关锁为上,平洋水聚为佳”。这是从环境景观形态直接来取舍的。山谷之地,以关锁周严来构成风水格局;而在平洋的地方,主要靠水聚成池湖,或如金城水抱穴场。但两者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聚得真气。为此,要善于在动静、阴阳中寻求辨析真气止聚之处。“所贵者洋中之阴,所喜者谷中之洋。龙神顿伏,断而不断;水神屈曲,去而不去。闪东过西,气脉愈佳。或飞或奔,或显或隐,观其行止,察其所藏。动中观其脉,静中观其穴。求静中之动,变化则行,会合则止。寻龙随乎脉止,定穴当从气现。二者得明,穴法自成。”这里将谷中之穴与平洋之穴不同之法作了比较,但断而不断、去而不去所蕴含的意味;动中求脉、静中观穴,求静中之动,这些原理都是合一的。
1701117444
1701117445
“平洋无气脉之可观,定穴有水神之佐证。”在平洋之地,气脉实际上就是水龙所承载的真气,依水神也就可以定穴位。具体原理无非还是形法之大要:“群龙会合于州府,二水交锁于乡村。观生死于曲直之间,审行止于雌雄之内。雌不可以胜雄,雄不可以不就。星体卧于平洋,气脉从于水现。体小者当存乎内,体大者须察于旁。脉随水行,气随水抱,观背向而在方圆,定穴法当知生死。死则静,动则生。不现于前,须视其侧,方则取动,圆则取静。平洋须得水,谷内要张山。阴以随脉挨生,阳须观旁定己。”这里,较为详尽地剖析了平洋之地气脉与水体的关系。所谓“星体卧于平洋,气脉从于水现”,“脉随水行,气随水抱”,这与在山地中是不同的。山地内气随土壤而潜行,只有遇到水界止后方能得聚。而在平洋之地,没有山龙,只有水龙,水体既承载蕴含着龙气,同时,水与气脉同行;而水抱起到的作用又是界止了水龙,使之或成为聚水宽平的明堂,或金城环抱,又配合砂水、案朝,而立得真穴。其中,还要注意观向背,察动静生死。
1701117446
1701117447
对于平洋水法需掌握的关键点,有人编就了“水龙寻脉歌”:
1701117448
1701117449
地理真传世罕逢,阴阳之妙最难穷。寻龙捉脉观山水,冈阜平洋总一同。
1701117450
1701117451
平洋之地水为龙,四野茫茫岂认踪;若使明师精妙理,追寻元脉辨雌雄。
1701117452
1701117453
水龙妙法少人知,慎勿轻传与俗师;达者悟之明地理,愚人不晓岂能为?
1701117454
1701117455
元武之水是龙身,定穴君须看得真;水积必然龙有穴,水流气散不堪陈。
1701117456
1701117457
大水萦回是干龙,小河支接干亲踪;干龙气尽难安穴,作穴支龙富贵丰。
1701117458
1701117459
元武之宅有湖池,立宅能令福随;坟墓穴前宜此水,儿孙富贵著绯衣。
1701117460
1701117461
河兜地水不通流,水若通身气不留;若见田圩观水口,儿孙富贵永无休。
1701117462
1701117463
大湖之脉气归湾,湖内明砂应业拦;下后儿孙多富贵,能令白屋出高官。
1701117464
1701117465
流来水势似刀枪,射胁冲心不可当;尖利田圩为绝地,杀伤公讼退田庄。
1701117466
1701117467
后水来龙似反弓,出入悖逆各西东;若还遇此反弓水,退散田园守困穷。
1701117468
1701117469
水要弯环莫直流,直流之处最为囚;更兼四畔无遮掩,浪打风吹不可求。
1701117470
1701117471
十字水流后与前,廿字井字宗一般;此为市井多人住,若是一家不可安。
1701117472
1701117473
抱身之水势环坟,穴好龙真气脉纯;葬后其家多富贵,儿孙荣显作王臣。
1701117474
1701117475
纵观歌诀所述,有几点可以提炼记取:一是水体龙身的判断,以元武(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将玄改为元)水为贵;二是水聚处方有真穴,因此,力图要寻得水面大聚如池湖所在,或水体弯抱穴前;三是干龙之水难以作穴,作穴必得在小水、支水聚气处;四是河上地表水与地下水不能通流,通流则气脉难寻难聚;五是直射水、反弓水、井字水、十字水、廿字水形状不足取。水忌讳直流,更忌讳四围无遮挡,以致浪打风吹,气脉不聚。
1701117476
1701117477
《水龙经》中还辑录了《水钳赋》(或传晋郭璞著,或传董遇元编述。《水龙经》编著者蒋大鸿认为,董氏用语更接近蒋氏同时代的风格),通过上应天星的星垣来审辨水局。其实,传承的还是古人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地有斯形,实与天象遥相应合”的观念。以天星论水局,无非是凸显水局之尊贵,却未必都能找到完全符合天星垣局的水法格局,所以,蒋氏也特别提醒,别以文害志。
1701117478
1701117479
那么,《水钳赋》中具体传达了什么思想和水法要领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其原文所述:首先,它论述了天地造化同出一理的思想——还是追溯到阴阳一气。“地出川岳,天垂斗星,本乎一气,情同异名。天施顺播,地德上承。阴阳相禅,五运森联。”“欲识其地,先观其天。欲识其形,先观其玄。不察其流,孰知其源。乘气而行,子母相援。”讲述了天地之间相互照应的内在关系。
1701117480
1701117481
其次,论述了中原大陆水系整个格局,并点明了其格局与天星分野的内在对应关系:“乃若长江、鸭绿,天海无涯,界之罔极,索之愈疑。虽有曲折,不忌逶迤,运起天钥,君子无题。下逮淮泗,江河汉水,巨脉纵横,沿洪触涘,州邑乡村,龙神所据,旋垣转屏。脉随气聚,洲涧洋洋。”将自古以来中国三大水系(也是三大山脉干龙)加以阐述,以长江为界,北向黄河、鸭绿江,南有淮河、泗水、汉水。这些水系干龙,其龙脉纵横千里,沿着水道,分出州府郡县。而这些水龙所界割出的疆域格局,都是随天上的三大星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运行规律而施播。
1701117482
1701117483
1701117484
1701117485
1701117486
可是,这些思想在唐宋以来,却没有得到传承,所以,董氏又有“唐宋以来,水法虚无,青乌石匮,发自何年?”的感叹。由此,也引出了《水钳赋》及所列释的据说是晋代郭璞(郭景纯)所作的三十六图的重要。像“龙额藏珠,奎宿所覆”之类,可起到得鱼忘筌、顿悟以心的作用。
1701117487
1701117488
比如,“龙额藏珠,贤辅所生,上应华盖,葬随曲衡”,说的是水局像天上的华盖星座。华盖星居于紫微垣,由十六颗星组成。上方八星围绕中间一星,雄镇八方,又恰如九宫造型。而下七星屈曲成一雁阵,列于九星之下。上九星形如伞盖,而下七星恰似伞柄,像皇帝出行的幡盖,所以叫华盖。如图8.2所示,形局中,一水单缠,环抱穴星,屈曲而去,气聚而形秀。而整个形局内外审视,恰似华盖,所以说上应华盖而主出辅弼贤臣。
1701117489
1701117490
1701117491
[
上一页 ]
[ :1.7011174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