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24403e+09
1701124403 要做到这一点,保利努斯为由来已久的基督教习俗盖上了属于他自己的诗的印章。同其他所有早期基督教悼念活动一样,潘马奇乌斯设宴是为了让保利娜的灵魂获得安慰——恢复活力。人们一贯相信,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可以通过礼神的宴席会合,保利努斯则清楚说明了它是如何发生的。给穷人提供食物,使天堂中不可见的为尘世所见,通过设宴,潘马奇乌斯“替穷困潦倒、毫无血色者重塑了肉身”[43] 。但这一善举,不仅仅发生在人间,它是一面镜子,在尘世照见天堂。觥筹交错之间,欢喜油然而生,红晕悄悄爬上食客的两颊;伴随这种满足感,保利娜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不可思议地以同等的程度恢复着活力。
1701124404
1701124405 因为你们给穷人的礼物经由基督之手而倾倒给她,仿佛“眨眼之间”(《哥林多前书》15:51-52),世间的食品转化为天堂的养分。所有满心欢喜给出的钱,从沉甸甸的你的手倒入接受者的双掌之时,经由其间介入的天使,存入欣喜的上主的胸膛,将在以后归还给(天堂中的)你。 [44]
1701124406
1701124407 保利努斯(通过用“眨眼之间”)几乎是出于本能,在解释潘马奇乌斯的财富如何转换成天堂的宝藏时,使用了圣保罗的辞藻。保罗用它来描绘即将上演的最伟大的转变——上帝与人类之间交易的最后高潮:死而复生。死的财富通过成为给穷人的救济而得到救赎、获得生命。
1701124408
1701124409 正如保利努斯向潘马奇乌斯指出的,保利娜的祭席充满天堂与尘世的结合令人眩晕的矛盾。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豪华的丧葬宴席有固定的程式。在宏伟的金顶教堂外,在庭院中,教会内的穷人一排排整齐就座,[45] 他们伸出双手,直接从潘马奇乌斯的右手接受赠予的钱币,他们感恩的祷告在城里回响,如同有组织的欢呼声在马克西穆斯竞技场与圆形大剧场上空回荡。
1701124410
1701124411 多么美好嘹亮的呼喊声,让罗马城为之震动……哦,罗马,你无须为《启示录》中给你的凶兆心生恐惧,倘若你的元老们总能主办赛会,像你的潘马奇乌斯一样。 [46]
1701124412
1701124413 在保利努斯看来,这是潘马奇乌斯作为基督徒的回应,针对的是西玛库斯为纪念儿子门密乌斯在401年当上执政官而正在筹备的、最终将为罗马人上演的铺张奢华的表演。
1701124414
1701124415 对这样的大胆比较,我们得把握分寸。潘马奇乌斯赈济穷人的举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法真正替代罗马承办的声势浩大的赛会。对潘马奇乌斯而言,重要的不是纪念活动的规模,也不是花费的多少:相比花在鳄鱼、角斗士和战车明星的丝绸袍子上的2000磅金子(足够支付13万人一年的食品配给),潘马奇乌斯给穷人提供的宴席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也不可低估保利努斯对宴席的描绘所释放的社会信号。潘马奇乌斯并没有向如汹涌的大海般的乞丐们散发救济。他在小范围内将构成城市稳定的两个要素放在了一起:富有的捐赠者直接面对守秩序的感恩的民众,即使这里的民众只是信基督教的穷人。
1701124416
1701124417 正是出于这个理由,保利努斯说潘马奇乌斯为穷人献上了一份表演,受到穷人们的欢呼之礼。他这么写,不经意间勾勒出了基督教罗马的未来。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将见到(第27章),教会中穷人的地位在教宗的保护下上升到了类似古时罗马平民的高度。事实上,潘马奇乌斯做梦都想不到这个演变。但保利努斯妙笔生花——与罗马的赛会做大胆比较,令它变得可以想象。[47]
1701124418
1701124419 富人与穷人在圣菲利克斯圣陵
1701124420
1701124421 除了给潘马奇乌斯的信,最能体现保利努斯对合理贫富关系的构想的,还有菲利克斯圣地上井然有序的建筑。在贾米拉,保利努斯常常接触穷人。首先,他接触到的穷人主要是在一月菲利克斯庆日聚到贾米拉的朝圣者。这个时期,在坎帕尼亚平原和萨莫奈山上,失业率高,挨饿者多。他慷慨大方地赈济节日里前来圣陵的朝圣者,为他们提供温暖与红酒。[48]
1701124422
1701124423 但是,保利努斯也要面对大批一辈子都困顿潦倒的穷人。强调这一点是有必要的。关于穷人的最尖锐的基督教言论来自地中海东岸的大城市。在安条克和君士坦丁堡,像金口约翰这样的布道者敦促富人要仔细审视社会危局,关注那些在大城市布道者周围、旋涡一般来历不明的流民,他们由乞丐、傻子与无家可归者组成。
1701124424
1701124425 但在罗马人的世界里,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里一样严重、一样普遍。保利努斯的坎帕尼亚就是这样,那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省区。生机勃勃的庄园与精耕细作的田产(例如西玛库斯名下的)夹杂着农业“铁锈带”——难看的、极为贫瘠的长条土地。即使菲利克斯圣陵中有大量精致的建筑,它也远非田园牧歌般的静居之地。这里可能已经成了该地区人力垃圾的填埋场:穷人们纷至沓来,前来寻求圣陵提供的食宿。[49] 保利努斯临终前最后做的几件事中,其中之一就是支付很大一笔钱(40索里达)给布商,偿还他给穷人买布欠下的债。[50]
1701124426
1701124427 面对如此苦难,保利努斯提倡贫富之间的神秘共生,这也可以解释圣陵上的建筑布局本身。保利努斯与他的修士们住在顶楼,面朝庭院,他们从各自的小房间能直接望见菲利克斯圣体龛。穷人们聚集在底楼门廊和救济所圈起来的地方,在保利努斯看来,这不单是为了社会隔离,这令人满意地具体体现了他的交易理论。他给穷人们以物质——食物和容身处,穷人们回报以本质上非人间的祷告。[51] 上帝本人允许这种交易发生,因为在令人称奇的大赦(跟罗马皇帝的大赦一样)中,“他从自己无所不能的正义感中强力获取”让步,特许富人不会被排斥于天国之外,他们不会被判罚永远当骆驼。通过(给圣徒和穷人的)虔敬的捐赠,他们有可能绕过可怕的狭窄针眼;他们获得了上帝的许可,通过施舍穷人,用世间的财富购买了天堂的门票。[52]
1701124428
1701124429 最终,年轻的富人的故事(当时久久困扰着众多苦行者)不如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令保利努斯着迷。这是基督讲过的富人与躺在他家门口的乞丐的故事,载于《路加福音》(16:19-31)。保利努斯在作品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到这个可怕的无常——突然的倒转,由此,悲惨的拉撒路进了天堂,而幸福的富人在与友欢宴时,在盛极一时的贵族华彩中,跌入了地狱。他怕这个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吸引所有人视线的红袍在另一个世界会瞬间化为一团烈火。而保利努斯坚称,但凡财主能停下来看看拉撒路,往他手里塞点布施,他就不至于落入地狱。[53]
1701124430
1701124431 又一次,保利努斯所做的,不过是在表述没有这般清晰的、为犹太人和基督徒所共有的传统观念上盖上了自己独特的印章。《巴比伦塔木德》里有一则故事讲到,罗马总督图尔努斯·儒福斯这样质问拉比们:
1701124432
1701124433 “如果你们的神爱穷人,为何不给他们生活之必需?”拉比迈耶回答:“通过他们(给布施),我等(富人)可以免受火焚的惩罚。” [54]
1701124434
1701124435 我们可以看一下保利努斯在环菲利克斯墓而砌的大理石矮屏上刻的字,它们引自《圣经》。[55] 诫命“变卖你的所有,施舍给穷人”不在其中,但引文确实鼓励布施:“应将施舍存于穷人的胸膛,它(所做的施舍本身,而不是穷人)将为你祈祷。”(《德训篇》29:5)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屏刻收录了若非保罗援引就可能不为人所知的耶稣教导:“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56] 尽管保利努斯是作为彻底放弃财产的主要榜样而广为各地与后世所知,但在他的书信、诗歌和在菲利克斯圣陵的活动中,他却以倡导财富在天堂与人间、富人与穷人之间流动的形象出现。
1701124436
1701124437 “与上帝分享”:基督徒地主们与财富的使用
1701124438
1701124439 要让财富以这种方式流动,必须为它提供一定的思想支持。保利努斯坚持强调财富具有可传递性,可以从尘世转到天堂。从长远看,他在思想上搭建了一条高速路,使真人可以动用真实的财富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基督教的未来。让我们看看保利努斯如何开启了导向这个过程的大门,并由此结束这部分。在此,我们将使用这样一条主线,丹尼斯·特劳特将它精准地概括为保利努斯的“救恩经济学”(Salvation Economics)。[57]
1701124440
1701124441 400年前后,保利努斯的一艘船载着他为工建准备的钱——他特地将之命名为“用于神圣交易的银币”——于暴风雨中在一处海滩登陆。海滩是他朋友约维乌斯的产业。[58] 保利努斯笔下的约维乌斯认为,船能安全靠岸无非出于侥幸。这么想,约维乌斯无疑否定了财富可以是神的眷顾,存在于上帝与人类神圣的交易中。因为他相信,上帝本身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财富的创造,财富不是上帝的恩赐,它是命运的馈赠,因此,不需要为感恩上帝而将它还回去。[59]
1701124442
1701124443 我们对约维乌斯的了解完全来自保利努斯所写的对他的态度。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是4世纪晚期的贵族,他是尘世的人,像极了奥索尼乌斯。他毫不困难地接受上帝的存在,至高的唯一神给予的眷顾或许支配着天堂中无上的一切,却并不必然会向下延伸,到达远远低于天堂的人间。因为月下的世界混乱不堪,即使被上帝之手触及,也只是间接的触及。它或是受控于运气,或是受制于行星间复杂的互动,或者它被丢给了较低等的神灵来管理——诸神与天使,其中许多还带着古代多神教中诸神的常见面孔。正如我们此前所见,这些低等神灵仍然在起作用,它们站在人类与更为遥远的上帝之间,而上帝被人们——甚至被基督徒——贬到了天堂的高处。
1701124444
1701124445 我们必须牢记,保利努斯与约维乌斯仍然生活在一个多神论根深蒂固的社会。对低等神灵的敬拜萦绕不散,就像笼罩着乡村大片土地的宜人的地表薄雾。阿奎丹和西班牙大庄园出土的镶嵌画与雕塑藏品显示出人们对狄奥尼修斯神话主题的偏爱,这些主题着力庆祝自然中毫不费力的再生——庄园主获得财富的富饶的耕地与葡萄园。在神秘的丰盈之说中,财富筑巢于自然世界的中心;自然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能量,自远古之时起就被许多不可见的守护神灵看顾着。[60]
1701124446
1701124447 保利努斯写信给约维乌斯时深知这样的想法很普遍,他完全没有鼓励约维乌斯放弃财富。让约维乌斯知道这财富来自上帝而不是自然,这就足矣:
1701124448
1701124449 “请与上帝分享”:分你的财产,与上帝共享,以感恩回馈至高的父,感谢他将这馈赠暂借给你……你与你的家庭可以保留全部的所有,只要你同时注意说明,上帝是这一切的赐予者。 [61]
1701124450
1701124451 在400年,这些话远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空洞。保利努斯的潜台词是,约维乌斯的富有并不归功于乡间小精灵神奇呵护的自然之丰盈,唯一神的眷顾循着巨大的弧线向下延伸,穿越罗马社会的各个阶层,到达土地和拥有土地的人。
1701124452
[ 上一页 ]  [ :1.701124403e+09 ]  [ 下一页 ]